眼下正是海蜇上市的旺季。 7月23日天還蒙蒙亮,東港市祥順漁業有限公司港灣養殖場工人們捕撈海蜇的喧鬧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撈海蜇就得早起,這幾天,我們每天早上都起得這么早,你看這只足有八九公斤重。 ”場長仲崇愛向記者展示著剛捕撈上來的海蜇。
縊蟶、東方蝦、河豚魚、海蜇生活在同一池塘且“相安無事”,恐怕很多人難以置信。在東港市祥順漁業有限公司的港灣養殖場記者看到,寬闊的海水池塘一望無際,水面上漂著一只小船,艙里裝著餌料。 “這個池塘里生活著四種海底動物,最下面的縊蟶生活在泥灘里,上面分別是東方蝦、河豚魚,海蜇生活在最上層。 ”東港海洋漁業局漁業科趙文雅向記者說,這4種動物在人工池塘里過著悠閑和平共處的生活。“河豚魚不吃海蜇,但吃蝦,可東方蝦游速快,它在蛻皮前河豚魚根本抓不住它。縊蟶生活在泥里,與其他生物互不打擾。”他形象地說,立體混養方式就是讓不同類別的海洋生物睡 “上下鋪”。
“一個百畝多的池塘里,4種生物立體混養,效益比過去單養翻三四倍。 ”祥順公司經理助理蓋永勝說,立體混養的最大好處不僅節約了大量水域資源,提高養殖效益,同時還能從養殖環境、餌料等源頭切斷了主要病害原體的傳播,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礎上達到健康養殖的目的,保障了水產品質量。
趙文雅介紹說,混養技術對品種選擇和總量控制管理的要求比較高,為此東港市海洋漁業部門在做好服務的同時,積極推廣和引導農民在養殖中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工廠化育苗、圍網等先進的管理方式。
目前東港擁有港灣12萬畝,已建成港灣立體養殖、貝類高產精養、工廠化海水循環等養殖基地,梭子蟹、河豚、牙鲆、半滑舌鰨、海蜇、海參、文蛤及梭鱸等海產品實現了港灣養殖。
來源:遼寧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