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尹競燦
“我養了30年的魚,從來沒碰到過今年這么嚴重的旱情,每天不停地死魚,我跟老伴都愁壞了!”8月2日,湖南湘潭市岳塘區荷塘鄉竹埠村養殖戶黃少奇老人心痛地說。
黃少奇老人今年70歲,從2007年起承包了村里的一口面積約20畝的水塘養魚。7月24日,黃老突然發現塘里魚翻白。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他迅速召集家人把瀕死的魚從池塘中撿出來。將部分魚送到附近的菜市場零售,對另一部分魚進行簡單加工,通過晾曬、腌制、熏制等工序曬成干魚。接下來每天如此,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現在,黃老家丟棄的死魚堆滿了院子一角,而塘內仍有不少翻白的死魚。據初步估計,黃老損失的青魚、草魚、鳙魚等達到5噸之多。
近段時間以來,黃老每天4點起床,晚上8點回家,帶領家人想方設法減少因旱情帶來的損失。在塘里架了增氧機,在岸邊蓋了涼棚減少水分蒸發量,每天從自家的水井中抽水向池塘補給,但效果不佳。
據介紹,從湘江到黃老承包的塘中間有一條水圳,可以從湘江引水,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水圳逐漸被荒廢了。
“附近不少養殖戶都碰到了類似情況。這段時間市場行情也不好,往年一斤干魚賣25元,今年賣10元還沒人要,因旱災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萬元以上。”黃老憂心地告訴我們,現在魚干銷路是個大難題,魚干不能存放太久,也不能摻防腐劑損害消費者利益。如果有可以為黃老提供幫助的讀者,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來源:湘潭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