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天氣炎熱,是水產養殖各類品種的生長旺季,同時,水溫增高導致各類病菌及蟲害繁殖速度加快,致使水產養殖品種極易感染疾病。如何加強高溫季節季魚塘管理,直接影響到各類水產養殖品種的健康生長。因此,提醒廣大水產養殖戶要切實引起高度重視,做到防患于未然,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勤巡塘,注意嚴防浮頭。每天要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早晨巡塘在日出前,觀察魚塘周圍有無浮頭及浮頭的程度。中午巡塘主要檢查魚的吃食和察看水色,判斷投餌與施肥量否適當。傍晚巡塘重點是檢查有無殘飼料和有無浮頭預兆,有無病魚出現,塘內已出現浮頭預兆或已發生浮頭時應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如注入大量的新水或開增氧機增氧等。
2、注意調節水質,做好塘水的排灌工作。除正確施肥和投餌外,對水色較濃的魚塘應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質清新,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應經常檢查和維修進排水溝,保持水流通暢,防止倒塌堵塞,暴雨季節要嚴加檢查防止水滿魚逃。在農田用藥季節里,要密切關注周圍農田用藥情況,了解農田排水去向,要嚴防帶有農藥的農田排水進入魚塘。
3、注意加強餌料投喂。要求是:投餌應根據天氣、水質及魚類攝食情況靈活掌握,精飼料以投下半小時內吃完為度,青飼料以當日吃完為準。投喂次數要求每日2次。投餌質量,精飼料要求營養全面且充足,青飼料要求適合魚類口味、無毒無害,講究精粗搭配,投餌時要求定點投喂。并要勤清理草魚吃剩的陸草根、莖、桿等殘余物。
4、做好綜合防病工作。高溫季節是魚病流行的高峰期,常見的魚病有傳染性魚病(草魚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暴發性細菌性出血病等),寄生性魚病(如中華蚤病、錨頭蚤病、魚鲺病、絳蟲病、小瓜蟲病、三代蟲病等)及缺氧泛池。各養魚戶必須加強魚病預防工作,每隔15天進行一次全池的殺蟲和消毒。一旦發現魚病,應根據不同的病癥,正確診斷,及時控制,以防蔓延流行。
來源:全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