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傍晚,折疊桌往天井一擺,倒點小酒,剝兩只西湖“六月黃”嘗嘗鮮,是有多愜意。
但是今年,原本7月就該上市的西湖“六月黃”,到現在,連個影兒都沒見著,是不是螃蟹也被熱暈了?
昨天,我們去東山弄農貿市場看了看。
原本在南山路的西湖漁亭,現在把攤擺到了東山弄農貿市場。昨天一早,趕來專賣店買西湖魚的市民很多,來打聽西湖“六月黃”的也不少。但是,專賣店的水箱里,什么魚都有,獨缺西湖“六月黃”。
市民鄭先生喜歡喝點小酒,就好西湖“六月黃”這一口。往年7月,“六月黃”都已經上桌好幾回了,但是現在都8月了,來菜場好幾回,都是空手而歸。
“按照道理,天越熱,西湖‘六月黃’的產量就應該越好,蟹黃就越厚。”鄭先生說著說著,咽了下口水。
“現在西湖‘六月黃’的個頭還太小,撈上來也不好賣。”西湖魚專賣店的董師傅也著急,就盼著西湖“六月黃”快點長大。
董師傅說,西湖“六月黃”從來不用喂飼料,都是自己慢慢長大的。所以西湖“六月黃”的生長速度本身就比較慢。再加上今年夏天,杭州基本不下雨,雨量少,西湖“六月黃”就長得小。
西湖“六月黃”指的是還差一次脫殼的未成年大閘蟹。一般在農歷六月初到中秋節這一段時間上市。但正是因為這種螃蟹都是自然生長的,所以今年市民想吃上西湖“六月黃”,還得再等等了。
董師傅估計,今年西湖“六月黃”的產量肯定要比往年差一點。但是價格也不會怎么漲的,一般每斤在45—50元左右。還要等多久,董師傅說不上來,半個月總是要的。
但是,樓外樓辦公室的王主任就沒董師傅這么樂觀了。“六月黃”遲遲沒有上市,王主任覺得都是天熱惹的禍。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