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收購以次充好蒙混過關,儲存藏隱患導致糧庫過火,“轉圈糧”騙取國家巨額糧補……近期,多地糧庫頻遭曝光,新華社報道直指糧食收儲環節諸多“黑洞”。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糧庫是國家實施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載體,是承擔國家糧食儲備任務的重要基礎,也是糧食購銷市場化的穩定器。糧庫安全是實現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據統計,我國有2億農戶,100萬“糧販子”,具有糧食收購資格的經營者8.75萬家,糧庫3萬多家。糧食收儲支系龐雜任務艱巨,如何守好糧庫、堵住糧食收儲“黑洞”,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糧庫錢沒腰,看你撈不撈”
在儲糧行業內有著這么一句話“糧庫錢沒腰,看你撈不撈”。
今年5月,國家審計署對中儲糧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查出中儲糧所屬湖南分公司等5家分公司部分直屬庫違反國家規定,通過出售給關聯企業再回購的方式,獲利1702.58萬元。
其實,這種“轉圈糧”在業內已不算是什么高超的舞弊手段——陳糧出售時,糧庫將陳糧以低價“賣給”相關企業,新糧收購時,再高價買回之前賣出的陳糧,但這期間“賬動糧不動”,而國家發放的購糧補貼已經落入私囊。此前曝出的李長軒案中,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多個基層直屬庫玩的也是“轉圈糧”把戲。
除了“轉圈糧”,糧庫撈錢的招數還有很多,同時基層糧庫疏于管理,也給國家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直接威脅糧食安全。
2011年7月,中儲糧安徽分公司渦陽直屬庫被曝出高價收購低等小麥,6萬多噸小麥多支付200多萬元收購金。今年5月31日,中儲糧所屬黑龍江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事故,過火糧囤和貨位共80個,糧食約5萬噸,直接損失近億元。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