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為干擾及捕撈強度的加大,無棣縣近岸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為切實加強近海漁業資源養護工作,使近岸海水水質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無棣縣海洋與漁業局著力采取三舉措加以維護改善。
一是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截至目前,無棣縣共建立了濱州市無棣縣馬頰河文蛤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無棣中國毛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鹵蟲種質資源保護區3個保護區,其中濱州市無棣縣馬頰河文蛤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無棣中國毛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已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450余萬元,有效提升了保護區能力和規范化建設水平,保護區的建立有效治理了違章建設和無序開采等不良現象,在保護環境和重點保護品種的同時,對地方其他地方土著資源也起到了間接的保護作用,生態效益明顯。
二是淺海資源增殖放流。自2006年開始承擔實施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項目,截止2013年,共向無棣近海投放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灘涂貝類、半滑舌鰨、海蜇等各類苗種109607萬單位,投入資金總額超過2545萬元,有效加速了資源修復進程。
三是加強漁業科技和漁政監管。無棣縣十分重視資源修復行動計劃項目的實施工作,建立聯動機制,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積極投身近海漁業資源修復工作中來,漁業技術推廣部門重點加強了新品種引進和項目的技術管理,先后進行了海藻、褶牡蠣、泥螺等引進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泥螺已發展成為地方的主導貝類品種;漁政部門不斷加強漁政監管力度,嚴格執法,制止一切違規采捕行為,有效促進了項目建設。
來源:無棣縣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