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散裝肉的保質期,各方說法不一,有超市稱,“散裝生肉無固定保質期”,并呼吁有關部門出臺標準。而北京市工商局、市商務委、市農業局等各部門對此均稱,此事不在其管轄范圍內。對此,有業內人士稱,流通環節目前由工商部門負責,今后將由市食藥局監管。
問題
“散裝肉保質期”感官來判
京客隆副總經理高京生表示,根據農業部對初級農產品(000061,股吧)的相關規定,散裝生肉無固定保質期,主要通過感官和理化指標判斷是否過期,“肉聞著臭了或摸上去黏了,就說明肉壞了。”但記者了解到,按我國對初級農產品的界定,畜類初級農產品指活畜或其皮、毛等,被切割的肉類顯然不再屬于初級農產品。
物美公司辦公室主任喬紅兵稱,物美散裝肉和盒裝肉在冷藏條件下保存3天,真空包裝冷藏條件下為7天,過保質期報廢處理。
華堂超市相關人士表示,超市處理的生鮮肉保質期2天,經廠家充氣處理的裝盒肉保質期7天,如過保質期未售出,將自行銷毀或返廠銷毀。
高京生表示,“我們也想呼吁相關部門能盡快對初級農副產品的保鮮、品質控制及銷售制定嚴格標準,我們希望能有法可依。”
回應
各部門均稱“不管這事”
“散裝肉保質期”的問題到底是由哪個部門監管?昨日,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該規定不是工商部門制定的,建議咨詢農業部門。記者隨后致電北京市農業局,該局負責外宣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負責這事,建議咨詢北京市商務委。
而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工作職責,他們主要負責鮮肉屠宰企業整個工藝流程的安全生產過程,鮮肉出廠后屬于流通領域,不歸他們負責。
昨日,一內部人士表示,從部門職責上講,北京商務委主管生豬屠宰企業安全生產過程,而流通環節目前是由工商部門負責。
該人士表示,今后北京市食品安全流通的監管職責將明確劃歸到北京市食藥局,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掛牌,衛生委、農業部、食藥總局“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架構初步形成后,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調整方案正在進行中,有望年底前完成。
探訪
散裝肉生產日期“無據可查”
京客隆昨日表示,暫不銷售盒裝肉,只賣散裝肉。記者探訪發現,與明確標志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的盒裝肉相比,散裝肉日期更難判定。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