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瓜師,是一個新興職業,專門負責挑選出好瓜,為消費者在購買時提供便利。經過驗瓜師檢驗的西瓜都會被貼上質檢標志,可謂馬虎不得。
昨天上午,記者一走入南匯8424西瓜基地,就看到朱林杰穿行于滿地的西瓜中。僅憑眼觀、耳聞、觸感,就判斷口感、糖分、成熟度,甚至精確到瓜皮的厚度,瓜籽是白籽多還是黑籽多,邊緣糖度和中心糖度是多少。這對于普通人來說,也許有點神奇,但是對于驗瓜師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在西瓜上市的高峰期,朱林杰一天要檢驗上萬只西瓜,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彎曲,輕輕彈擊每一只西瓜,只需要清脆的兩聲“嘭嘭”,就能判斷這只西瓜的品質。如果聲音有異則拿出來再掂一掂、敲一敲。
為了讓市民可以盡快購買到西瓜,兩千只瓜的檢驗時間要控制在一個半至兩小時內。盡管有涼棚,酷熱的天氣還是讓工人們個個汗流浹背。朱林杰說,幾年下來,他驗瓜的技術提高了,右手食指和中指上的老繭也越來越厚,有時候甚至還會磨破皮。
朱林杰還說,現在上海持證的驗瓜師只有10名,在西瓜上市高峰時“供不應求”,他還表示,非常想把這門手藝傳給更多的人。
上海瓜果行業協會秘書長朱龍舟也表示,“西瓜鑒定”已在種植戶中推廣好多年,并希望通過田頭經驗不斷培養驗瓜師隊伍,然而好的驗瓜師目前仍鳳毛麟角。主要原因是驗瓜是門真功夫,要專心摸索兩三年才能入門,并且有季節性,使得不少合作社不愿意花力氣培養。
相關知識:驗瓜的訣竅是“一看二摸三聽”。 一看,一個好瓜紋路要清晰,且皮色不能太淡,太淡就是日照不夠,還不夠熟。二摸,西瓜“屁股”如果凹進去,就說明果肉有空心部分,西瓜“頭”如果凸出來,說明緊皮,水分多,但糖度就會不夠。三聽,用手指關節在西瓜上輕彈兩下,好瓜聲音清脆,但太過清脆就是熟過頭了,如果聲音悶悶的,就是不甜的緊皮瓜。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