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局農作物處副處長葉安介紹:據農業部門調查,至7月29日,杭州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60.6萬畝(減產10%以上),其中成災面積29.7萬畝(減產30%以上)、絕收面積6.0萬畝(減產80%以上)。
受災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旱糧作物。即平時“喝水”不多,主要種植在旱地與山坡地的玉米、大豆、番薯等。受災面積達27.1萬畝,其中成災面積14.4萬畝、絕收面積3.4萬畝。
“喝水”最多的水稻反而基本無恙。主要是因為近年來農田排灌等水利設施逐步完善,抗旱能力進一步增強,而且早稻90%以上都已經收割;連作晚稻還處于秧苗期(相當于幼兒期),單季晚稻處于幼穗分化期(相當于青春期),還不到“猛吃猛喝”的壯年期。
葉菜和高山蔬菜整天處于“燒烤”狀態
蔬菜作物受災面積共24.1萬畝,其中成災面積12.4萬畝、絕收面積2.4萬畝。
影響最大的,是“最愛喝水”的葉菜,如青菜、毛毛菜等。這段時間,白天大棚里面的溫度至少在60℃以上,人都吃不消,更別說毛毛菜了。高溫加上干旱,本地毛毛菜整天處于“燒烤”狀態,所以影響很大。
還有一類是高山蔬菜,如四季豆、長瓜、茄子、辣椒等。
目前,市農業部門已采取積極措施應對旱災。如對于絕收的農作物,及時補種、改種抗旱能力強、生育期短的品種;指導農戶用各種抗旱技術措施做好抗旱、減少損失等。
杭州目前每天上市葉菜120噸以上
市農業局農作處副處長葉安說,單從受災面積看,蔬菜受災24.1萬畝,肯定會抬高杭州的菜價。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影響不大,主城區蔬菜供應有保障,菜價也較穩定。
就拿青菜來說,7月初青菜的平均零售價是6元/公斤,現在差不多也是這個價格;毛毛菜在勾莊批發市場的批發價,也一直維持在1.5-2元/公斤。
之所以菜價得以平抑,主要是6月下旬,杭州市農業局下達的“秋淡應急生產計劃”起了作用。
秋淡,就是夏菜罷園、秋菜未播的蔬菜淡季。
這個應急計劃,就是為了提高杭州市淡季和災期葉菜應急生產能力,針對“秋淡”期間可能出現的葉菜供應短缺而出爐的——市農業局排定一批葉菜生產基地,應急播種毛毛菜、青菜各3000多畝。目前已經顯現出效果,能保證6月15日-9月15日高溫“秋淡”期間,杭州每天上市葉菜在120噸以上。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