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來,我市大部分地區維持晴熱少雨的天氣,平均降雨僅2.8毫米,每日最高氣溫都在35℃以上,蒸發量不斷增大,導致旱情迅速蔓延,目前旱情覆蓋全市大部分地區,全市已有17條小河溪斷流,134座小型水庫干涸,機電井出水不足395眼,26.9萬人和9.48萬頭大牲畜飲水出現困難。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441.3萬畝,成災面積315.2萬畝,絕收面積27.6萬畝。全市農業經濟損失超6.5億元。
旱情發生后 ,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視抗旱工作 ,多次專題研究抗旱救災工作 ,市領導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災區 ,察看災情 ,慰問受災群眾 ,幫助縣市區解決抗旱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7月29日 ,市政府召開抗旱減災工作調度會 ,就抗旱救災工作專門進行部署 ,要求各級各部門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抗旱救災工作上來 ,保證人畜飲水安全 ,擴大農作物灌溉面積 ,開展人工降雨作業 ,優 化用水調度。
7月以來,全市緊緊圍繞保證人畜飲水、中稻保苗兩個重點,扎實開展抗旱工作。一是實行干部聯鄉駐點抗旱。市政府組織千名干部深入一線組織抗旱,縣鄉村三級干部均入村組織群眾對渠道進行清淤、修復崩垮工程和維修抗旱農機具、電機,確保有水灌溉地區的農田少受損失。協調處理好各種水事矛盾,防止水事糾紛發生。二是搞好科學調度,節約用水。堅持發 電、養魚服從抗旱的原則,堅持根據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對水量的不同需求進行灌溉。同時采取打井、開渠筑壩、截潛流、人工增雨等措施,擴大抗旱水源。
截至7月30日,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5000余萬元,投入抗旱勞力65萬人,投入抗旱機動設備7.7萬臺套,組織抗旱油料160余噸,抗旱澆灌面積達47000公頃,臨時解決10.16萬人、5.56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