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引導漁民造大船闖深海,大力發展深遠海捕撈;全面更新養殖新品種,大力推進水產養殖項目建設,不斷壯大海水養殖規模……今年以來,儋州市漁業部門推出的一系列興漁舉措成了儋州市海洋漁業產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水產品總量達17.51萬噸,實現漁業總產值18.5億元,同比增長2.21%。
儋州市海岸線長267公里,海洋漁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發展藍色經濟的著力點。今年以來,儋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緊緊圍繞市里確定的“調精做優第一產業,發展壯大第二產業,重點突破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以擴展海洋捕撈產業為重要抓手,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漁民籌措資金造大船、闖深海。1至6月,全市共籌措資金1300萬元,新造、購買漁船19艘,擴大了漁船捕撈生產能力。組織150艘大漁船到粵西珠江口外海生產,組織378艘漁船開赴八所、三亞等地域海域生產作業。組織32艘漁船赴西沙、中沙、南沙等海域捕撈作業。通過大力開發中深外海漁場,極大地提高了捕撈產量和效益。
全面更新養殖新品種,大力推進水產養殖項目,也是儋州市海洋漁業產業快速發展的舉措之一。今年以來,漁業部門積極引導企業、養殖戶調整養殖品種,大力發展龜鱉產業化養殖、網箱養殖和海洋牧場。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共發展網箱養殖100口/80米周長,10口/60米周長,144口/40米周長;發展海洋牧場1000畝。此外,大力推進水產養殖項目,其中巴非蛤養殖、羅非魚養殖、深海網箱養殖和龜鱉養殖等四個子項目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逾1.25億元。
發展海洋漁業不僅需要投資,也需要技術。據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亞漢介紹,市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經常深入企業、養殖基地指導幫助養殖戶搞好對蝦、青蟹、青斑魚養殖病害的防治。目前,排浦、光村、新州、峨蔓等鎮已成功推廣對蝦標準化養殖和生態養殖技術。
此外,嚴抓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為儋州市海洋漁業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上半年,儋州市海洋漁業執法部門共檢查水產養基地50家,配合省水產質檢中心對水產品和投入品進行抽樣檢測,杜絕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霉素、濫用添加劑等違禁藥物,確保了儋州市水產品質量總體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來源:??诰W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