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石首市規劃水產養殖面積23萬畝,完成水產品產量13萬噸,實現漁業產值14.5億元。截止6月底,全市水產放養面積23萬畝,其中名特優品種養殖面積20萬畝;繁育魚苗8.5億尾;投放大規格魚種2.8萬噸;完成水產品產量5.3萬噸;實現水產品產值6.8億元。上半年漁業經濟發展呈現“一高二穩三增”:
一高:水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上半年,石首市大宗淡水魚類價格堅挺,名優魚類價格上漲明顯。其中草魚、鯽魚、鳊魚、鳙魚價格突破8元/斤,與去年同期價格基本持平;白鰱3-4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0.8元/斤;鱖魚、黃顙魚、黃鱔、泥鰍等名優水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增長20%,其中小龍蝦最高達到20元/斤,黃鱔達到38元/斤。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新一輪農副產品價格普遍上揚影響,導致養殖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上半年為魚類生長期,成魚上市量不夠,形成大宗魚類市場供不應求,拉動價格攀升。
二穩:一是全市水產養殖面積繼續穩定在23萬畝左右。以黃鱔、河蟹、龜鱉、小龍蝦、鱖魚和“四大家魚”為養殖主體的板塊區域化、規模化發展趨勢更明顯。二是高效漁業穩步推進。鱖魚專(套)養、網箱養鱔、80:20等一批高產高效養殖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預計今年畝平效益過5000元的精養池達6萬畝,占全市精養魚池面積的67%。
三增:一是苗種生產和投放增加。今年,石首市加大了冬春投放魚種的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共投放各類水產苗種達2.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1萬噸,其中名特優水產苗種投放2.2萬噸;繁育四大家魚及名特優苗種8.5億尾,比去年同期增加0.5億尾。今年水產苗種投放的顯著特點是魚種投放時間早、規格大、品質優、名特優比例高。二是名優養殖比例增加。通過調整水產養殖結構,發展胭脂魚、長吻鮠網箱養殖,鞏固網箱養鱔、蝦稻連作、鱖魚專(套)養、大水面河蟹放養等特色養殖,全市名優水產養殖比例達80%以上。其中河蟹養殖面積10萬畝,網箱養鱔10萬口,與去年同比增加10%;魚鱉混養5.5萬畝,比去年增加0.2萬畝;小龍蝦養殖面積12萬畝,比去年增加1萬畝。三是水產開發投入增加。去冬今春,全市新開挖精養魚池3000畝、改造精養魚池2.5萬畝。加上水產品價格上揚,養殖效益提升,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大量添置投餌機、增氧機等養殖設施,大批量采購魚藥、魚飼料、魚用生物制劑等水產投入品,全市水產生產投入估計達4億元,較往年增加0.5億元。
來源:石首市政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