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浙江南部及安徽、江蘇兩省中北部最高氣溫依然維持在35—39℃,浙江中部等地最高氣溫達40—41℃,全國受旱范圍有所擴大,湖南、湖北、貴州、安徽、重慶、江西等省市旱情進一步發展,河南、四川兩省旱情也開始顯現。與此同時,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等東北部分地區近期持續出現了陰雨天氣,并造成嫩江以及松花江干流先后出現超警洪水。
當前南方地區正值早稻收割和中晚稻移栽季節,而玉米等作物則處在揚花授粉階段,缺水不利于中晚稻移栽,高溫使得玉米等作物出現枯死現象,這對后期農作物產量將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東北地區持續的陰雨天氣使得種植著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的田地發生了嚴重內澇,部分地區暴漲的河水還沖毀了農田,低洼地帶更是變成了池塘。
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全國有6476萬畝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積5850萬畝,重旱面積1345萬畝,干枯面積529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面積626萬畝,有465萬人、201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與8月初相比,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增加了1946萬畝,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和大牲畜分別增加了74萬人和43萬頭。
和多年同期相比,雖然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遠低于多年來的平均值1.27億畝,但當前很多地區的旱情仍在持續,且發展勢頭較猛,部分地區高溫天氣已長達近30天。東北地區農作物受到的洪澇威脅仍沒有解除,部分地區陰雨天氣仍在持續。多地農業和民政部門公布的受災情況顯示,南方抗旱和東北地區抗洪的形勢不容樂觀。
針對此次南方干旱天氣持續時間長,受災范圍廣,農業損失程度大的特點,當前各級農業部門均成立了應急指揮機構,并及時出臺了抗旱保秋收等工作指導意見和技術方案。另據了解,黑龍江省已啟動了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全省正在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應對各地遭受的不同程度洪澇災害。
(期貨日報)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