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路一家農產品超市內,已經運來三四天的兩筐夏黑葡萄仍躺在過道里,藤已完全枯黃,營業員說這批葡萄只賣五塊錢一斤,還是賣不掉,過道對面稍新鮮的則賣八塊錢一斤。據稱,去年剛上市時標價16元一斤的葡萄,今年也只賣12元一斤。
這一幅場景應該是今年蘇州葡萄市場的一個縮影。記者從蘇州市林業站獲悉,2006年蘇州葡萄種植面積僅為六千多畝,而目前,這一數字躍至三萬七千余畝,增幅500%,與之對應的是產量的增長,去年我市葡萄產量為3.8萬噸。地產葡萄大批量上市,形成陣地戰,外地葡萄也紛紛搶占蘇州市場,可謂內憂外患,果農們也坦言愈發感受到了危機,并擔心面臨滯銷狀況。一串串地產葡萄,靠什么突出重圍?
葡萄品種繁多,價格差異大
走進十梓街一家水果店,貨架上擺放著多種葡萄,最貴的是12元一斤的夏黑葡萄,另外也有6~9元不等的巨峰葡萄,還有馬奶葡萄。店員介紹,葡萄品種很多,他們店面不大,光這幾種就夠賣了,這些葡萄都是水果批發市場進貨的,只有12元一斤的夏黑是地產葡萄,其余都是外地的。十梓街與五卅路口的一馬當先水果店老板介紹,他們店里賣的地產葡萄居多,夏黑賣8塊錢一斤。而記者走訪幾家菜場發現,里面的葡萄價格相對便宜些,有的只要三四元一斤,有的甚至掛出了10元買三斤的牌子。
民治路的一家農產品超市內,營業員告訴記者,他們店里只有夏黑和巨峰兩種,每斤賣10元左右,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銷量明顯要下降不少,“這兩筐夏黑送過來三四天了還沒賣出去。”
天賜葡萄園旺山果園銷售經理周建方告訴記者,市場上葡萄的品種有幾十種,主流的也就五六種,比如夏黑、巨峰、醉金香、金手指等,今年他們果園里統一價每斤賣15元,“同一個品種的葡萄,有些小果園可能只賣十一二元一斤,外地葡萄則更便宜,只有五六塊錢。”(又亦)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