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在2013年,著眼搭建規模大、標準高、示范帶動效應強的現代漁業發展框架,謀劃實施打基礎、管長遠、增后勁、惠民生的漁業基礎工程,突出創新,促內生增長,全市漁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全市水產養殖面積8.3萬畝,今年1至6月份,水產品產量6500噸,同比增長4﹪;產值8221萬元,同比增長13.6﹪。該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創新舉措,改善養殖基礎條件。市財政每年安排預算資金100萬元,專項用于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高標準完成了高青縣萬畝優質魚基地、南部山區優質冷水魚基地、淄河鯰魚種質資源保護區等一大批漁業建設項目,推動漁業養殖向標準化、精品化、設施化發展。
二是創新服務,改善漁業精細化管理。圍繞漁業主導和主推技術推廣,實施科技入戶“春季行動”和漁農培訓“陽光工程”;普及生態健康高效養殖、無公害水產養殖用藥、病害防控等先進適用技術;走基層送服務建立一線巡查長效機制,為漁農提供點對點、面對面的零距離服務。
三是創新模式,推進特色規模化養殖。圍繞實施“百千萬漁業工程”建設項目,在全市推出了10家項目單位,先行先試。重點推行了稻田養蟹、甲魚生態養殖、魚藕混養、小網箱羅非魚養殖及庭院養殖模式;實施名優品種改良工程,引進美國三文魚、錦鯉、金魚、黃河鯉、荷包紅鯉等共計200余萬尾。通過發展“名特優”養殖,促進漁業增效,漁農增收。
來源:淄博市水利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