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淮陰區水產站 董素紅
水產養殖的塘口需要經常加水,在高溫季節,塘口加水的方法適當,能使加水的作用更明顯,養殖的效果會更好。以下是一些示范戶的養殖體會,供參考:
一、加水源表層新水
在高溫季節,用水泵給魚池加注新水時,因為深層的水有機質含量高,溶氧含量低,水溫偏低,注入魚池后,不利魚的生長發育,而淺層的新水有機質含量較低,溶氧豐富,可以提高池水的溶氧量。通常是將潛水泵放入水下20-30cm,保證水泵正常出水。
二、高溫沉悶、陰雨天氣下午加
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夜晚給魚池注水,尤其是凌晨的3~4點注水為宜,高溫沉悶、陰雨天氣要在下午加水,不但可以改良水質,還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避免魚缺氧浮頭,對防止泛池和病害發生有明顯效果。
三、改水流直沖為多點沖水
不少養魚戶在給魚池加注新水時,把水泵的水管架在池埂中間,直接向池中沖水,使新注入的水和原來魚池中的舊水一時難以混合均勻,不能快速增氧和調節水質,而且水流直接從高處落下沖入池底,會將沉積在池底的飼料殘渣、排泄物及污泥等沖翻起來,甚至會在池底沖出一個凹塘,造成池埂塌陷。改為多點沖水后,新注入的水流從多方向流出,能加快與魚池中舊水混合,提高注水效果。方法是加長水管的長度,保證在池塘中要有10-20米的長度(較大的塘口可以適當的加長),扎緊水管的出口,然后在水管上每隔20-30厘米打直徑1厘米左右的小孔,方向要分散到不同的方向,小孔的數量要適中,保證水泵的正常出水即可。
來源:淮陰區水產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