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著徐徐微風,筆者從碧波蕩漾峽口水庫泛舟來到娃娃魚養殖基地——風洞坑。
一下小船,一座富有特色的房子呈現在我們眼前。在閑野開發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姜曉華帶領下,我們走進養殖房。房子一層、二層用水泥澆筑,一間間娃娃魚養殖房有序排列。
雖然時值夏日,養殖房里卻寒意盎然。打開日光燈,四周很昏暗;環顧養殖場,4間養殖房里有50多個養殖池并排而設,養殖池上方的水流一進一出,叮咚、叮咚的泉水聲,好像一曲交響樂,響徹養殖房。
“這樣的環境主要是模擬野生的生長狀態。”姜曉華相告,娃娃魚對生長溫度有一定要求,主要餌料是小蝦、泥鰍、魚塊和動物內臟,愛吃活泥鰍,目前日喂食小魚約10公斤。
談到養殖娃娃魚經歷,姜曉華表示,一朋友在麗水成功養殖讓他萌生這一想法。從麗水取經回來,在朋友引薦下,發現風洞坑很適合養殖娃娃魚,于是開始了養殖前期準備工作。他先后投資20多萬元租用30多畝土地,建設養殖房、安裝變壓器和空調等配套設施,購進100余尾魚苗進行試養殖。
在第一批養殖成功后,姜曉華擴大了養殖規模,目前池內有娃娃魚2000多尾,大的達6公斤以上,多數已有兩三公斤,產值400多萬元。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娃娃魚馴養繁殖到第三代并達到一定規模、經評估后,才允許小部分繁殖的娃娃魚后代進入市場。也就是說,一條人工馴養繁育出的大鯢,到它“孫子”這一輩才能上市銷售。到2014年,養殖場就可辦理娃娃魚經營許可證,上市銷售。
“娃娃魚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在餐桌上與燕鮑翅齊名。養殖周期長,營養豐富,目前市場價每公斤達1200元。”姜曉華憧憬著美好未來。(張彪 ,林忠花)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