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水塘,500畝水稻,7萬尾魚苗。僅存的7萬噸水,是用來養魚,還是澆田?這是擺在浙江天臺縣平橋鎮下曹村養魚人蔡顯中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水塘里只剩下“保命水”。記者站在其中一口魚塘岸邊看到,水面上密密麻麻浮滿了魚,大口大口地吞著水。有的小魚苗已經翻起了白肚皮。魚塘管理員范義勤說:“現在水位只有1米左右,為了盡量保證魚的存活率,我們每天晚上都要開七八個鐘頭的增氧泵。”
山下稻田也在喊“渴”。盡管8月6日剛剛灌溉過,但部分澆灌不充分的稻田,土壤還是裂開了口子。“往年這時候稻稈要長到六七十厘米了,現在只有三四十厘米。“下曹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曹正燈剝開一個稻穗,幾顆稻谷的“肚子”已經鼓了起來。“現在正是水稻灌漿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澆水。這兩天再沒水,今年就要絕收了!”
“現在水比油還金貴!”7月份,蔡顯中還隔三岔五主動放水給村民澆田。到了7月底,他就把魚塘管理房的大鐵門鎖了起來:“水不能再隨便放掉了,否則魚保不住了。”
8月1日,幾個村民趁他不在,跑到魚塘把閘門打開了。聞訊趕來的蔡顯中急了:“前天晚上不是剛下過雨嗎?閘門開這么大,水都白白放到始豐溪里去了!”
村民們也急:“那么點小雨,只能把地皮打打濕。再不放水,稻都要干死了。”
老蔡說:“不是我不肯放,每放一次水,我的心就痛一次。照這樣放下去,魚肯定保不住。”魚塘是老蔡今年剛從村里租過來的,一大兩小,總面積有25畝。老蔡投放了7萬尾魚苗,目前一分錢都還沒賺到。魚塘里養了白鰱、草魚、鳊魚,大的已經有10多斤了。
心疼歸心疼,總得讓村民先保稻。8月1日、6日,老蔡又先后放了兩次水。看著清水汩汩流進自家的稻田,村民夏國興高興地直夸獎:“顯中好人!”
家人怪老蔡:“自家魚塘里的魚都要干死了,還要把水放出來給村民澆田,這樣的傻事,只有你會做!”
老蔡說,500畝水稻,關系著全村1000多人的飯碗。按1000元一畝產出計算,就是50萬元。“不放水,還不被人戳脊梁骨?”
來源:浙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