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在津靜公路上,北面是整潔寬敞的中北鎮汽車工業示范園,南面郁郁蔥蔥的大樹后面是一片占地約300畝的“世外桃源”。這里就是西青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示范基地,管理“蝦兵魚將”的是一位多年默默無聞工作在基層,全心全意為養殖戶服務的副站長王順。
工作中,王順是一名默默的奉獻者,在水產技術推廣基地大小十幾個養殖池塘邊,留下了他無數個腳印,蓄水、排水、提苗種、喂成魚、清雜草、看魚病、成魚出塘等,基地中所有工作沒有他沒干過的。每年早春,他都迎著寒風,在池塘邊察看地況和水質,提前為養殖戶謀劃新一年的養殖藍圖;夏天一到,他和站里的職工輪流值班,每天都要圍繞著魚塘走上七八圈,一趟下來就要一個多小時,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魚病、蝦病的高發期,每天都有很多養殖戶前來驗水質、看魚病,他經常在顯微鏡前一坐就是大半天,還要耐心講解水質調節、魚病防治、用藥常識等專業知識,每次都讓養殖戶滿意而歸;冬季,雖然魚塘已被冰面覆蓋,但他仍舊工作在魚塘,監測水質、查看魚苗……在他的日歷上,從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他告訴記者:“越是節假日,越要在這里工作。因為節假日是養殖戶生意最好的時候,一絲懈怠都可能給他們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為民行動”開展以來,王順更是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向全區養殖戶公布,并承諾每天24小時開機,隨時接受技術咨詢,提供專業服務。咨詢電話越來越多,每天他都忙于解答養殖戶的咨詢,一旦遇有緊急情況他就親自到養殖戶的魚塘查水情、看魚況,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中,把服務送到養殖生產的第一線。一次,凌晨兩點鐘,他接到養殖戶的咨詢電話,反映魚塘里的魚出現了浮頭(即魚上浮水面)現象,他二話沒說,冒著大雨駕車直奔養殖戶家中。經過仔細檢測,他很快找到了原因,并帶著養殖戶驅車十幾公里到津南區買到了治療藥品。在他的幫助下,近萬元的魚蝦保住了!養殖戶打心眼兒里感謝王順的及時相助。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