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有一個因盛產枸杞而享譽中外的小縣——中寧縣。
中寧縣四面環山,光照充足,干旱少雨,蒸發強烈,有效積溫高,晝夜溫差大,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小氣候為枸杞生長提供了最優越的自然環境。長期以來,“中寧枸杞”成為當地乃至寧夏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我們中寧人世代種植枸杞,枸杞是我們的寶。”73歲的中寧老人周金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枸杞,年輕的時候種枸杞,后來賣枸杞,做枸杞深加工。如今,他創立的枸杞商貿公司業務擴展到國際市場,為世界各地供應優質枸杞及枸杞產品。
在中寧,這些年像周金科這樣,靠著枸杞發家致富的不在少數。“十幾年前背個挎包販枸杞的,現在開的都是好車。”中寧縣枸杞管理辦公室經營管理站站長井輝隸說。
算上今年,中寧枸杞商會會員李輝做了十年的枸杞生意。他從農戶手中購買枸杞,經過篩選粗加工后,向外出售中寧枸杞。可這幾年,李輝卻漸漸發現,中寧枸杞的生意“一年比一年難做”。在中寧市場,有越來越多的杞商有著和李輝相似的感受。
李輝說,中寧枸杞市場是全國枸杞的集散地,從各產區來的枸杞在中寧集中,再銷往全國。前些年,中寧市場以本地枸杞為主導,基本上是一家獨大。可近年來,青海、甘肅等省區的枸杞大量流入了中寧市場,“情況一下就不一樣了”。
原來,青海枸杞顆粒大,中寧枸杞顆粒小,市場更青睞顆粒大的枸杞。如此一來,中寧枸杞的競爭力下降很多,銷售狀況面臨外省貨的強烈沖擊。“每年8月青海貨一到,中寧枸杞就難賣了。”李輝說。
較之青海枸杞,中寧枸杞雖然顆粒小些,但其含糖量低,不容易結塊,易于長期保存,且中寧枸杞略有苦味,藥性好,可配置藥方;青海枸杞不但顆粒大,而且糖分也大,口感更甜,在高溫下保存容易結塊,不易長期保存。“各有千秋,就看客戶的需求了。”周金科說,“這兩年成本也越來越高。”李輝常年收購中寧枸杞,他發現,這些年中寧枸杞的種植成本也在不斷提高。
在中寧,枸杞種植以每家每戶種植為主,中寧農民人均耕地一畝多,因此,各家的種植面積并不大。一到采摘時節,中寧農村需要大量采摘工。近年來,工人工錢在不斷提高。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