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奏響海洋強省“藍色樂章”
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將達2862億元占全省 gdp35%以上
海洋漁業 從傳統走向現代
海洋經濟學者海大榮譽教授張本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提升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就要構建科學的捕撈業、生態健康的養殖業、高效的加工業、繁榮的流通業、興旺的休閑漁業相結合的現代海洋漁業體系,實現傳統漁業向現代海洋漁業的轉變。張本向省政府提出了行動綱領,一是壓縮近海捕撈以保護資源,積極拓展外海和遠洋漁業;二是重點發展生態健康海水增養殖,在沿海地區大力發展工廠化養殖、抗風浪網箱等設施化養殖模式;三是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提高水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水平和檔次;四是結合國際旅游島建設培植游釣、觀賞和濱海休閑漁業等,挖掘和培育漁業文化,在提高整體效益上下工夫。
捕撈業 向深海和遠海進發
據介紹,南海海域擁有豐富的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和棘皮類生物資源,不僅為捕撈和增養殖提供了良好條件,而且為發展海洋旅游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提供了更多可能。來自海南省水產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海南省2012年漁獲總產量約13.2萬噸。在休閑漁業和遠洋漁業逐步發展加速的情況下,預計2015年全省海洋僅漁業總產值可達到300億元。
省水產研究所方面表示,為構建“養護近岸資源、開發遠海資源”的新捕撈格局,未來捕撈業將以開發遠海漁業資源為主。這一點,作為全省的漁業大縣——臨高的腳步走得更快些,目前正積極實施“遠洋耕海”工程,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和融資扶持建造一支大噸位鋼質漁船船隊,建造補給船,為遠海作業打基礎。
來源:海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