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正確使用增氧機
1.1 晴天中午不開增氧機
許多養殖戶認為,晴天中午,魚不浮頭就不需開啟增氧機,他們只認識到增氧機有攪水增氧作用,忽視了最為重要的藻類增氧作用。比如,晴天中午增氧機如果開放1~3h,提前把藻類在表層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過多的氧氣打到魚塘底部,就可以減少夜間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小時,這種開機方法一般每畝每年可節省電費100~500元。
同時,中午水溫高,氣體的溶解度低,攪動水體還可以把魚塘底部的有毒物質如氨氣、硫化氫和沼氣等散發到空氣中,減少對魚的危害;同時太陽光的強紫外線,對有害菌也有一定的殺滅作用;白天開增氧機,有利于魚體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明顯降低飼料系數,可增產20%以上。而晴天中午開增氧機,可有效預防氣泡病的發生。
1.2 傍晚很早就開增氧機
上半夜魚塘表層溶解氧本身就過于飽和,魚還沒浮頭就開增氧機,就會把這些氧氣打到空氣中,加快魚塘的缺氧。
1.3 雷雨天氣來臨之前不開增氧機
雷雨天氣來臨之前,表層水溫一般都比較高,但雨后表層水溫急劇降低,上下水層對流,會造成魚塘泛底,一來會給魚帶來很強的應激容易發病,二來會缺氧造成死魚的危險,提前開增氧機有利于水溫平衡和增加底部溶解氧。
1.4 從不移動增氧機的位置
有些養殖戶將增氧機放到魚塘后,從放苗到干塘從來不移動位置,認為沒必要。葉輪式增氧機能夠讓上下水體對流,增氧機底部的淤泥很少,如果10~15d移動一次增氧機,可以起到改底的作用。
2 不正確掌握飼料投喂方法及投喂量
來源:當代水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