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魚鱉共生、稻蛙共生、稻魚蝦共生……這樣的新型種養模式在海鹽已悄然興起。近日,位于百步鎮、沈蕩鎮的3個示范基地已經基本建立,今年海鹽縣將創建“養魚穩糧增收工程”示范縣,最終實現“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的新型種養目標。
海鹽水稻種植面積有23.46萬畝,因此發展稻田養魚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實施“養魚穩糧增收工程”成為海鹽縣“十二五”期間發展現代漁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促進穩糧增收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為今后海鹽確保養魚穩糧增收、促進種養結構轉變的發展新方向。
當前的“養魚穩糧增收工程”是漁糧結合的新型稻田生態種養模式,相比以前的種養模式有很多不同之處,稻田從單一結構轉為種養結合的復合結構,養殖對象以特種水產為主,農民組織化程度高,連片作業,規模經營,實施企業化、合作化、產銷一體化。農民從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一躍成為現代農業的組成部分。
2013年,海鹽將以打造標準化新型稻田養魚示范縣為目標,建立3個標準化新型稻田養魚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模式,培訓一批新型漁農民,以確?!梆B魚穩糧增收工程”的順利完成。
這3個示范基地分別位于百步鎮得勝村(2個)和沈蕩鎮董司村(1個),面積均為200畝,選擇的模式分別為稻魚鱉共生(稻田養殖泥鰍、甲魚)、稻蛙共生、稻魚蝦共生(稻田養殖泥鰍與青蝦)。
百步鎮得勝村兩個示范基地,面積合計400畝,都位于一個連片(總面積4300畝)內,主體是江南四阡公司,基地以前都是單種稻的,今年首次開展稻田養魚項目。
沈蕩鎮董司村的示范基地,主體是海鹽縣豐聯農場,這個基地去年開始稻田養殖田魚和甲魚的試驗,增收效果明顯,今年擴大規模,繼續開展稻魚鱉共生模式。
豐聯農場去年試水了40畝稻魚鱉共生模式,今年面積擴大到100畝。該農場負責人蔡國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去年的經驗,每畝放了300條田魚,產出100公斤魚,每公斤賣30元,田魚銷售每畝有3000元的收入。再加上甲魚,一畝田可飼養甲魚300只,甲魚上市時可以賣到每公斤60元,這樣再加上稻谷的收益,除去成本,每畝利潤可達萬元左右。
來源:嘉興在線—嘉興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