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鄧先是廣西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的一名爐修工人由于長期在制糖企業工作他十分關注廣西蔗糖產業的發展.兩會上他多次呼吁蔗農為制糖產業的發展作出了全國人大代表鄧先是廣西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的一名爐修工人由于長期在制糖企業工作他十分關注廣西蔗糖產業的發展.兩會上他多次呼吁蔗農為制糖產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補貼蔗農進一步促進原料蔗種植.
鄧先調研發現廣西作為全國最大的產糖區甘蔗的生產面臨著品種退化、成本上漲、勞動力缺乏、基礎設施落后、產量徘徊不前等問題.
"一個問題是甘蔗品種單一且退化明顯."他說新品種培育需要長期和大量經費投入培育十分困難加上農戶種植區域分散生產規模小部分蔗農種植理念陳舊即便有新良種出現推廣難度也大.
鄧先發現目前廣西只有14.2%的蔗田有灌溉條件大多數沒有灌溉設施嚴重影響甘蔗產量.一旦遇到旱災只能聽天由命而只要改善灌溉條件統一甘蔗品種單產就能增加30%以上.
他還發現廣西甘蔗機械化收獲率比較低生產成本較高.他說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留在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減少砍收甘蔗這種勞動強度高的工作大多只能由老人、婦女來承擔如果雇傭砍收工成本則會很高.
生產成本高還體現在運輸、肥料、農藥、田間管理等環節.成本高勢必導致農民的收益降低使其對種植原料甘蔗缺乏熱情.
為此鄧先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能像補貼種糧一樣給農戶補貼種蔗資金按農戶交給制糖企業的原料蔗總量計算直接撥到農戶手中體現農戶種蔗的實惠同時推動農戶使用機械化生產和廣泛種植良種.
此外國家應加大對甘蔗收割機械的研發制定出臺專項資金扶持政策推動在地方上的施行力度通過減輕蔗農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激發蔗農種植甘蔗的積極性;加大蔗區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形成農戶、企業、地方政府和國家共同投入機制.(涵雁)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