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海參養殖業經過十幾年的迅猛發展,現在山東、遼寧、河北已具備相當規模,成為當地漁業的支柱產業。
如今,北方養殖海參的熱度逐漸蔓延至南方,南方海參養殖在近幾年逐漸火熱。記者日前獲悉,已有晉江企業整合南北方資源,嘗試建立一條集育苗、養殖、科研、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以技術手段將刺參帶入本地市場。
南北合作養殖新嘗試
近年來,海參以市場行情好、效益高、發展空間大的優勢吸引眾多養殖戶與投資客的關注,生產規模與產量均成倍增長。而這其中如今也出現了晉江人的身影。
“海參作為一款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在北方市場發展得已相當成熟。以青島為例,一條街上就能出現10多家門店進行銷售。而在消費水平較高的晉江,這個市場仍較為空白。晉江人向來注重養生保養,其市場潛力不言而喻。”大洋生物資源(福建)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清赟告訴記者,其公司嘗試將刺參的選種、育苗、養成、加工直至銷售集為一體,建立一條專業的海參產業鏈條,而這在晉江尚屬罕見。
“如今晉江出售海參的主要是以經銷商、中間商為主,能真正擁有養殖場的較為少見,能夠進行自主科技研發的就更少了。”林清赟表示,為了進一步凸顯其產業鏈優勢,其公司在海參原產地核心區山東青島建立了采捕基地,同時在泉州也擁有多個養殖基地,充分整合南北方資源,并結合本土的養殖優勢,確保了產品品質,也讓消費者進一步感受其推出的“遼源濃縮鮮刺參”的獨特口感與營養價值。
科技研發成養殖重點
在走訪幾家滋補行門店后,記者發現,如今晉江市面上出現的海參產品以干海參為主。據了解,此種經過加工過的海參產品保有新鮮海參的一定量的營養價值,并且容易存放運輸,是如今流通量較大的海參產品。
多年從事海參養殖技術科研的技術員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海參有自溶的特性,在將其捕撈上來后如果不馬上進行處理,海參就會自己融化成液體。基于技術手段等因素限制,目前海參采取的多是以干參的技術手段進行保存。
李先生表示,為了進一步保存海參的營養價值,如今不少技術人員都在嘗試研發新的加工技術,以解決海參保存及運輸的問題。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