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是蘇州歷史上氣溫較高的一年,到今高溫日已高達36天,是1951年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這對蘇州的蝦蟹安全生產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連續幾十天的極端高溫后,許多蝦蟹養殖池出現水草腐爛、透明度下降,水質發紅、發黑、發綠、發白,蝦蟹應激反應強烈,食欲下降,嚴重的造成死亡,這將嚴重影響河蟹生長,也將影響河蟹最后一次脫殼后的增重率與成活率。
針對目前的蝦蟹養殖池的現狀,相城區漁業科技入戶項目組建議養殖戶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蝦蟹的免疫力,安全度過極端高溫天氣,降低養殖風險,確保增產增收。
1、引進安全水源水,加大水深,開動增氧設備,保持水體溶氧。
2、正確區分水體的優勢藻種,使用光合細菌競爭抑制藍藻、采用芽孢桿菌競爭抑制綠藻,同時使用維生素c、有機酸解毒、生物底改調節水質,嚴禁使用化學制劑殺藻。
3、控制投餌量,采取投喂5-6天,停止一天的方法,降低蝦蟹的代謝速率。
4、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增強劑,如維生素c 1-2克/kg飼料、貝瑞康1號10克/kg飼料、三黃粉(治病用量的1/3-1/4)。同時,8月下旬水溫下降后適當提高飼料蛋白質,幫助河蟹順利脫殼生長。
來源:相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