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州灣和半島南部海域增殖海蜇分別于7月17日、7月25日相繼開捕,從實地走訪調查以及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海蜇回捕整體好于往年,尤其萊州灣海蜇資源是開展放流以來最好的一年。截至8月6日,全省共投入2818艘持證捕撈漁船,共回捕鮮海蜇2.4萬噸,同比增產100%,實現產值2.5億元,同比增加52.2%,為歷年同期海蜇生產情況最好的年份。
煙臺、濰坊、東營、濱州四市在萊州灣共投產持證漁船1262艘,共回捕鮮海蜇1.77萬噸,同比增產157%,實現產值1.85億元,同比增加119.7%。目前,萊州灣增殖海蜇回捕旺汛已過,出海作業漁船已大幅減少。今年萊州灣海蜇資源的特點是規格不均,價格整體偏低,西部資源明顯好于東部。東營市在開捕后的前3天單船日產5000-10000kg,一般單船收入約17-18萬元,最高可達39萬元。
煙臺、威海、青島、日照四市在山南共投產持證捕撈漁船1556艘,共回捕海蜇6558噸,同比增產25.8%,實現產值6674.4萬元,因價格同比偏低,產值同比減少17.8%。山南生產形勢雖好于去年,但目前不及萊州灣。山南增殖海蜇回捕生產一般較萊州灣持續時間長,且往往出現兩個以上生產高峰,預計回捕產量可能還將有較大增長。(夜云)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