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溧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蔣錦華
一、科學投喂。夏季是魚、蝦、蟹類攝食旺盛期,生長也快,要抓緊時機,增大飼料的投喂量,促進養殖動物快速生長。但超過30℃應適量減少投喂量。每天具體的投喂數量和次數要根據魚、蝦、蟹攝食的快慢、天氣、水溫、水質狀況等靈活掌握。從攝食情況來看,一般魚類在0.5--1小時以內,蝦、蟹在1--2小時以內吃完比較合適,青飼料攝食時間可適當延長。每天的投喂次數以上下午兩次為宜。當天氣晴朗,水中溶解氧高時,可多喂,當天氣悶熱、或下雨時,以及水質惡化,水中氧氣含量下降,魚、蝦、蟹類食欲下降,攝食速度放慢時,可少喂或停食。此時如繼續大量投飼,會因魚、蝦、蟹攝食弱,造成殘餌在池底堆積,不但浪費,還會加劇水質惡化。
二、調節水質。養魚池塘的水位,一般應加深到2.5米~2.7米,并及時補充新水。養蟹池塘在確保伊樂藻種植區水深控制在0.8米以下的情況下,對水草覆蓋率高于70%的要及時采取人工撈除,確保水草覆蓋率在50%左右。養蝦池塘在確保輪葉黑藻種植區水深控制在1米以下的情況下,對水草覆蓋率高于40%的要及時采取人工撈除,并及時調水。
池水低于正常蓄灌水深,水質明顯老化,沒有加水條件的,應減半投喂,甚至停喂。每畝池塘使用聚合氯化鋁500克溶解后全池潑灑,澄清水質;每10天潑灑一次生物制劑降解氨氮,抑制耗氧微生物、及致病微生物繁殖,并可促進生物餌料繁殖。
常用的調節方法有:⑴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15厘米,并要保持水深1.5-2米。⑵正確使用增氧機:在晴天的中午2-3時開機增氧,促進上下水層對流,改善底層水質。⑶微生物調節:每10-15天使用一次光合細菌為主的微生物制劑1.5-3千克。⑷施生石灰調節:平均水深1米的魚塘,每畝每次用生石灰15公斤,充分溶化后對水全池潑灑,每月1-2次。
三、防治魚病。一是經常清理岸邊和食場、餌料臺,每隔15天用強氯精、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潑灑消毒一次;二是每隔20天,每畝每米水深用硫酸銅330克和硫酸亞鐵130克溶解后全池潑灑一次,以防魚細菌性皮膚病和鰓病等;三是每15-20天投喂一次大蒜素和三黃粉,每500公斤魚各用100克拌餌料投喂,每次連投3-4天,預防細菌性腸炎和敗血癥。發現魚病,及時對癥用藥治療。
來源:溧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