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產養殖業已成為齊河縣農村致富的產業,集約化、高投入、高產出是養殖戶的追求。但是受水產消費市場行情的影響,出現的卻是高投入、高產出、低收入甚至虧損的局面,嚴重影響了養殖業戶的積極性。為此,齊河縣水產局研究制定六項技術措施,使水產養殖戶降低養殖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一要因地制宜選擇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的養殖品種。 水產養殖高產高效,選擇優良的養殖品種是關鍵。要選擇適宜當地氣候、條件、水質狀況、飼料資源,具有市場銷路的養殖品種。
二要改善水質環境,創造良好的養殖條件。水是水產養殖的物質基礎,只要水質管理好了,養殖也就成功一大半了。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有害物質濃度,防止養殖環境自身污染。在使用有機肥時,要準確掌握其使用量,雖然肥效持久,但它們在水體中分解時會大量耗氧,并產生有害氣體和物質,所以施用前一定要發酵處理。使用植物性、動物性餌料喂魚,會產生大量殘餌,沉淀淤積污染水質,應及時清除,倡導應用配合餌料科學投喂。在防治疾病時,要防止藥物污染,要使用無拮抗、無殘留的無公害漁藥,禁止使用無批準文號、無生產日期、無治療效果的假劣漁藥。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劑,如枯草桿菌、光合細菌等,用微生物來分解池塘中的有害物質。定期加換水,保持水質“肥、活、嫩、爽”。
三要確立科學合理的放養模式,實現效益最大化。首先要因地制宜地確定放養的主養品種與配養品種,其次要確定放養規格,第三混合放養密度要適量,要從混養品種的不同生活習性、相互關系、魚池條件、管理水平、經濟效益等諸多因素來確定。密度過大、管理水平上不去,反而會降低養殖產量。相反密度過稀,則不能充分發揮水體的潛力,造成資源浪費。只有確立科學合理的放養模式,才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來源:齊河縣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