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常規(guī)育苗,一般是上年育砧,次年嫁接出圃。如果采用芽苗嫁接等綜合快速育苗措施,則可以達到當年播種嫁接當年成苗出圃的效果。現(xiàn)介紹其技術要點,供參考。
一、選好圃地,早備苗床。在背風向陽的地段,選擇質地疏松,肥力較高,地下水位較低的稻地作圃地。秋冬進行深耕,筑成深溝高床,要求床寬120 厘米、床高25厘米、溝道寬40厘米,土壤細碎、床面平坦、溝道平順。結合整地作床,每667平方米施入廄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200公斤、火燒土 2000公斤作基肥,施入硫酸亞鐵粉1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滅菌,施入3%呋喃丹顆粒劑5公斤以消滅地下害蟲。
二、催根斷胚,沙床催芽。元月份將沙茂栗種帶沙裝入塑料袋置于向陽處的半腐熟廄肥堆上催發(fā)胚根,其袋口不得密封,袋內溫度應控制在25—30℃ 之間。當栗種胚根長2—3厘米時,在其1—2厘米處切斷,然后置于百分之五十的abt3號生根粉溶液浸3分鐘,最后放在沙床中(墊蓋濕沙10厘米厚)催促其發(fā)芽,此時沙床上面要搭蓋塑料膜拱棚以保溫,棚內氣溫調控在25—30℃之間,相對濕度90%左右。
三、采好接穗,適時嫁接。2—3月選擇高產優(yōu)樹,采集樹冠中上部外圍芽眼充實的壯枝為接穗,將其基部對齊綁成把,置于800倍75%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沖洗片刻,取出晾干,用濕沙埋藏備用。3月份當栗種幼芽長達5厘米時,即可將其取出進行嫁接。用選擇與芽砧等粗的接穗,取1—2個芽段,用常規(guī)劈接法進行嫁接。因芽砧幼嫩,嫁接時要用較薄的塑料膜帶綁扎;并以邦穩(wěn)為度,不能太緊,以免傷及砧芽。
四、沙床促愈,移植大田。嫁接后的接苗應立即移植到沙床,密度以砧根互不相觸為宜,蓋濕沙至露出接芽為度。沙床上方要搭蓋塑膜拱棚以保溫保濕,棚內溫度應調控在20—28℃之間,若超過30℃則應揭開棚膜和遮蔭降溫,這樣可以促進接苗接口的愈合。20天左右接苗接口愈合后,好可按20×25厘米的株行距移植到大田苗床,移植深度以埋沒接口為宜。移植時要按砧苗大小分床(段)栽植,以便于管理。
五、先促后控,育成壯苗。接苗移植大田后的管理要掌握“先促后控”的原則。在前期要保持苗床濕潤,經常松土除草,隔10天噴施0.2%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次,苗高20厘米后,每隔15天,每667平方米溝施人糞尿2000公斤,苗高40厘米時進行摘心,5月份前要注意雨后排除積水,5月份開始要重視灌水抗旱。9月上旬要施磷鉀肥1次,此后停止施肥灌水,苗高60厘米時再次摘心,以促進苗木粗壯和木質化。一般當年苗木地徑可達0.8厘米以上,可出圃定植。
(元瑤)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