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上旬安徽懷遠縣持續高溫,最高氣溫達到39℃,預計中下旬氣溫還會有所升高。養殖水體表面水溫高達37℃,高溫極易使水體形成熱成層和氧債。受高溫、魚載量、投喂量增大的影響,有害藻類瘋狂滋生,養殖池塘底層水質日益惡化,氨氮、亞硝酸鹽等理化指標超高。對于水位比較淺的家魚老化池塘、黑魚育苗池、甲魚養殖池和泥鰍養殖池塘來說危害更大,廣大水產養殖戶應加強管理,及時做好防控措施。
1、加深水位。家魚、黑魚養殖池塘水位要保持在2米以上,甲魚、泥鰍池塘水位也要控制在1.5米左右。
2、增加換水頻率。水質變壞時,要及時換水,換水量較大時,盡量在晚上水溫低時換水。每天上午11點,下午3點適當加注地下水或外塘下層水,降低白天池水溫度。注水時盡量噴灑入池,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以防因環境因素劇變造成水生動物應激或“感冒”病的發生。
3、每天晴天中午要開動增氧機2小時以上,或人工下水攪動,打破水體熱成層,避免底部“氧債”現象的發生。
4、移植水草,以漂葉植物為主,如浮萍、菱角等,水花生也可。水草覆蓋面積要占水面的25%左右。
5、搭建遮陽網。水面比較小的池塘,如果條件許可,應當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陽網,可有效降低水溫。
6、減少投喂量和投喂次數。由于水溫過高,水生動物的新陳代謝受到抑制,攝食量減少,所以要合理減少投喂量,投喂時間要在每天水溫較低的上午8點和下午6點。
7、內服營養、能量類藥物,科學使用外用藥。高溫天氣慎用刺激性強、殺藻類的外用藥物,以防水質惡化缺氧、藻毒素和余氯中毒。如氯制劑、硫酸銅、殺藻藥等。適宜使用底改、增氧類藥物和微生物制劑。在飼料中要合理添加維生素、能量類和解毒類內服藥物,以增強魚體體質和抗病力。
8、加強管理。要做到一天三巡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水產服務熱線:
18055277588(趙林斌 懷遠縣推廣中心)
18055277581(常先苗 常墳水產站)
18055277580(邵為旭 芡河水產站)
18055277587(趙 偉 四方湖水產站)
來源:懷遠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