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縣嵩口鎮滄龍村標準化池塘
當你泛舟在泰寧湖上,或是漫步在清流溪邊,總能感覺到魚兒在水下的靈動……
作為閩江的發源地,三明市水域資源豐富,全市擁有江河水面67.2萬畝,水庫260座、21萬畝,小山塘550個、9000畝,池塘4.5萬畝,有近50萬畝可供水產養殖開發的稻蓮田。另有多處地下冷、熱水資源,這些水資源無污染,水質清新,富含多種礦物質,適宜不同習性的水生動物生長,可供特色養殖,比如發展熱帶魚和冷水魚養殖等。
近年來,三明市利用水面寬,水質好等特點,因地制宜,巧做“漁”文章,富了漁民,樂了漁老板,美了漁區。
全市對淺、小、瘦、漏低產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3.1萬畝,改變了水產養殖臟亂差現象,實現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平均每畝增產325公斤,新增產值3752元,新增純收入845元。
培育各類休閑漁業場所63個,年接待14萬人次,年經營收入6650萬元,有8家被評為省級“水鄉漁村”,不僅給當地帶來不菲的收入,也給休閑者以“青山綠水樂漁趣”的享受。
在加快發展現代設施漁業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做大漁業加工產業。目前,全市漁業加工企業6家,出口創匯5400萬美元。華盛集團三明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冷凍烤鰻99%出口。淡水鮮魚加工也悄然興起。
自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升格為國家級園區以來,特色養殖引進清流縣嘉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清流三合農漁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清流縣啟順農漁牧發展有限公司等臺資企業,臺商共計投資近億美元。
利用水質提品質,積極推進水產品無公害生產標準和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強化水產品質
量安全監督管理,確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魚、優質魚。全市共有無公害水產品企業42家,有機水產品企業2家。
如何進一步發揮三明的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現代漁業發展步伐,做好、做強“漁”文章。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積極踐行群眾路線,赴三明清流等地調研,走訪漁業專業合作社與水產加工企業,傾聽漁民、村干部、企業老總的心聲。
來源: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