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4日報道,美國商務部13日做出終裁,認定中國、厄瓜多爾、印度、馬來西亞和越南政府對出口美國的蝦產品進行超額補貼,下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會對此進行評估。如果調查成立,美國將對這五國蝦產品增加每年17億美元的稅收。
美國捕蝦業稱,外國政府的補貼形式多樣:印度政府對出口向美國的蝦產品進行運費補貼,中國通過貸款進行補貼,越南出口價格則遠低于其本土市場價格。分析稱,美國消費者通常只買便宜的蝦產品,而不關注產地。墨西哥灣捕蝦人稱,進口蝦產品價格往往決定了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蝦產品價格。美國生產商稱,高企的燃料價格也增加了成本,這會侵蝕本土市場。
但征稅的反對方則指出,亞洲地區蝦產業爆發的疾病是導致價格上漲的主因。亞洲蝦產品的主要購買方西斯科公司(sysco corp.)和好市多公司(costo wholesale corp.)表示,墨西哥灣的蝦產品主要是野生蝦,亞洲并不直接影響其市場。同時,因石油泄漏事件,墨西哥灣捕蝦人還在接受bp石油公司的數十億美元的賠款補貼。
據報道,對進口蝦產品征稅提案的稅率也相差甚遠,對越南的稅率低至1.1%,而對中國的稅率則高達18.2%,對馬來西亞的稅率為54.5%。
報道還指出,對此,中國官員此前曾對此予以批駁,表示沒有相關證據表明中國提供不正當補貼,美國征稅行為將違反wto行為準則。報道還引述中國一家蝦產品公司律師的話稱,任何補貼對于中國蝦產品出口市場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來源:環球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