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云南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開展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的通知》(云農辦漁[2013]150號精神,景洪市被云南省首次列為開展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地區。
為及時掌握水產養殖病害發生情況,控制疫病流行,減少養殖生產損失,我市根據本地養殖實際,認真做好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工作。
一是正確布置監測鄉鎮,科學設定監測點。為管理方便,根據全市實際,在嘎灑鎮、勐罕鎮、普文鎮、大渡崗鄉四個重點水產鄉鎮設定了4個監測點,測報面積:池塘195畝,其中苗種場池塘80畝。這樣選擇、設定的測報點比較科學,獲取的測報數據較有參考性。對月報表的統計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并在文字表述中予以分析說明,給領導提供一目了然的測報信息。
二是確定測報品種。根據全市養殖品種結構情況,確定了羅非魚、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為測報品種。
三是配備監測員。為把此項工作做好做實,景洪市指定了一名水產技術人員每月定期前往各測報點調查、采集數據并填好當月《水產養殖病害月報表》和《苗種場病害監測月報表》,在全面掌握測報點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測報數據,及時將測報品種病害的發生情況匯總上報。
四是做好測報的檔案管理。將測報檔案管理分為兩方面:一是人員檔案管理,即測報人員的個人資料登記備案;二是測報信息的存檔管理。
來源:景洪市水產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