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嵐鈞報道持續的高溫干旱天氣,對馬鞍山蔬菜生產帶來較大影響。8月13日,記者從該市農業部門了解到,截至8月13日下午4時,該市蔬菜受災面積達2.9萬畝,在地菜平均減產約三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余萬元。目前,該市各級農業部門正積極采取措施全力應對,加強夏秋菜育苗和在地蔬菜的管理,確保蔬菜的質量安全,保障蔬菜供應。
該市農委蔬菜辦負責人曹正華告訴記者,持續罕見的高溫天氣,對蔬菜生產很不利。導致豇豆、毛豆等莢果類蔬菜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部分蔬菜已提前拉秧。目前,正值秋冬季大椒、番茄等蔬菜育苗管理期,苗情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少蔬菜的種子播下去,卻因高溫發不了芽,有的雖發芽卻很快被熱死。“高溫也增大了在地菜后期的管理難度。”曹正華說,高溫天里,蔬菜白天是不能澆水的,為此,菜農們只好在早上四五點鐘和晚上七八點鐘,一天兩次給蔬菜“喝水”抗旱,非常辛苦。
據了解,為應付高溫干旱的不利影響,近日,該市及各縣區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蔬菜生產基地,開展抗災救災技術指導,重點做好絲瓜、苦瓜、冬瓜、秋茄子、秋番茄、秋黃瓜、秋豆角等在地蔬菜的田間管理。指導農戶采取秸稈覆蓋、中耕等多種措施抗旱保墑;在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及時補充速效肥料,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產量。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
另一方面,抓緊本地菜的搶收,增加本地菜的上市量。并充分利用遮陽網等設施,搶播小白菜、大白菜、油麥菜、莧菜等速生葉菜和秋萵筍、秋黃瓜、秋豆角等耐熱性較好的應季蔬菜,盡力縮短蔬菜的上市周期。
來源:皖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