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盛夏之際的農安縣伏龍泉鎮那映入眼簾的一片片五顏六色的土豆花在微風吹拂下顯得分外靈動.
在田間記者遇到了正在忙碌的農民李德龍.說起種土豆他打開了話匣子."我家種了四坰多土豆一坰地能剩四五千元吧感覺比種苞米強."在伏龍泉鎮許多農民都像李德龍一樣靠種小土豆實現了富裕夢馬鈴薯產業也為伏龍泉鎮插上了鎮域經濟騰飛的翅膀.
天上掉下來個
"金土豆"
"要說這種土豆那真是老天賜給伏龍泉的."鎮干部介紹伏龍泉鎮地處馬鈴薯高產豐產地帶多沙土地自古盛產薯類素有"土豆之鄉、地瓜王國"之稱是北方馬鈴薯產區的種植中心之一所產馬鈴薯品質好淀粉含量高.
伏龍泉鎮種植馬鈴薯歷史悠久早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長春冬儲菜基本在伏龍泉采購伏龍泉的土豆有三大特點一是外形好馬鈴薯個頭大、表面光澤;二是口感好一般含淀粉量15%~17%高于其它地方同類產品2%~3%;三是產量高一般年份平均每公頃產量都在5萬斤~7萬斤.
據鎮干部介紹全鎮目前土豆種植面積將近2000公頃單產不斷提高小土豆已成為全鎮種植的第二大農作物.
粉條作坊里的
"生意經"
土豆多了自然帶動了加工產業的發展.在伏龍泉鎮土豆、地瓜的主要產區伏山村家家都有手拍粉作坊使用的是傳統工藝.由于手藝好技術熟練生產的粉條在省內非常受歡迎.家里開粉坊的韓淑英說:"一年賣粉條我能賺三四萬元."除了農民自家的作坊伏龍泉鎮政府利用自己盛產土豆的優勢資源招商引資學龍淀粉有限公司就落戶在了伏龍泉鎮該公司總經理李福齡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主要是收農民粗加工過的粉坨然后進行二次加工每年的加工能力在500噸左右.500噸粉條產值差不多能實現1000多萬元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北京、廣州、青島、寧波等地."目前全鎮已有馬鈴薯專業加工村7個和各類馬鈴薯加工企業20多家從事加工、營銷人員近千人年加工能力10萬多噸.
多方攜手深挖
產業潛力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