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西紅柿收獲的季節.8月6日筆者來到方山縣大武鎮楊家會村的溫室大棚里見到菜農楊發權正在采摘成熟的西紅柿問及他今年種了些什么、收入如何時他樂哈哈地說:"第一茬種的是菠菜、香菜等第二茬種的就是西紅柿.今年雨水大大棚外種的西紅柿爛得厲害大棚里的卻一點也沒影響反而賣了個好價錢現在批發價都1塊5了光西紅柿一項一畝收入2萬元錢不成問題."今年方山縣按照全市"8+2"農業產業化振興三年計劃要求結合該縣實際重點發展蔬菜、馬鈴薯、核桃、畜牧、食用菌、林下經濟、萬壽菊、育苗8大產業增收工程并把大力發展設施蔬菜作為推動農民收入翻番的戰略任務和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民生工程來抓.
為了加大設施蔬菜發展力度該縣首先以大武鎮、峪口鎮為重點對已建成的2400多畝設施蔬菜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提高使用率和產出率拓展種植種類.其次在峪口農業園區新發展設施蔬菜500畝.第三則是抓好智能溫室經營管理帶動全縣傳統蔬菜、大田蔬菜、反季蔬菜總面積發展到3萬畝其中番茄達到8000畝.
為了引導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該縣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出臺扶持政策對發展設施蔬菜的農戶進行資金傾斜將政策貫穿于蔬菜生產銷售、技術推廣等各個環節引導鼓勵農民發展蔬菜產業.一是對種植戶每種1畝溫室蔬菜或1畝大棚蔬菜分別給予1500元或800元的技術補助;二是對規模種植戶每一個日光溫室協調貨款2-3萬元對連片發展30個以上的每棚補貼500元并按基地面積大小分別獎勵5萬到10萬元并加大了對蔬菜基地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同時為新發展的日光溫室每棚補貼50元保費與農戶共同購買一份最高理賠5000元的農業保險有效抵御種植風險;三是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領設施蔬菜發展把土地整理、農業開發以及水利、林業、農機、交通等項目集中向蔬菜主產區傾斜做到開發一個項目區發展一處規模設施基地富裕一方人民群眾.
目前由政府補貼、企業投資建設的5000平方米智能育苗溫室和設施蔬菜物資服務中心已開始進入試運行.它的建成將為該縣今后發展設施蔬菜引領農民發家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白夏)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