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8月14日,筆者在舞鋼市龍鳳湖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藕池中,看到了這樣一幅美麗的畫面。
“俺在外地經過考察發現,種植節水蓮藕無污染、產量高、品質好、易管理、易收獲。去年,借著成立合作社的機會,先種了300多畝,效益不錯,今年擴大到500多畝……”談起種植節水池蓮藕,合作社負責人王亞軍樂得合不攏嘴。
舞鋼市龍鳳湖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該市棗林鎮李堂村,是一家從事蓮藕種植、培育、銷售的專業合作社。目前蓮藕種植面積500多畝,主要種植鄂蓮5號、鄂蓮6號、巨無霸等節水蓮藕,還利用藕池養殖泥鰍等。
據王亞軍介紹,他的節水蓮藕主要利用田崗水庫的水灌溉,節約水肥資源、延長生物鏈條,與傳統蓮藕生產方式相比可節水60%,產量及效益增加50%以上。蓮藕種植由原來的土池種植改為池底經過處理、周邊砌水泥磚的池種植,這樣既節水又保肥,還便于收獲,每畝產量由原來的2000公斤提高到3000公斤,肥料用量也由原來的每畝200公斤降到100公斤。
“套養鯰魚、泥鰍效益好!”王亞軍說,蓮藕套養泥鰍、鯰魚的技術原理是依靠藕池中豐富的浮游生物做餌料,滿足泥鰍、鯰魚的生長需要,泥鰍、鯰魚的糞便又可為蓮藕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這樣,在藕池中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生物鏈,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通常每畝可產泥鰍100公斤,采用蓮藕套養泥鰍水體綜合養殖,每畝產值在1萬元以上。
“眼下,正是荷花盛開的時節,每天來觀賞荷花的客人絡繹不絕,尤其是清晨荷葉上帶著露珠,真是美不勝收。我計劃在藕池旁建一個觀光平臺和農家樂飯店。”王亞軍看著滿塘荷葉憧憬著。他告訴筆者,他準備在專注節水蓮藕種植的同時,做好泥鰍立體養殖及品種繁育技術,并將科研開發、品牌建設和休閑觀光作為后續的系統建設項目,增加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葉新沛 劉海軍)
來源:平頂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