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我們在縣蔬菜技術員的指導下,連片發展了20畝蘿卜、紫甘藍等高山蔬菜,成熟后將通過訂單直接銷售,使全村20余戶農民受益。”目前,家住南鄭縣黎坪鎮龍山村的支書畢科榮這樣對筆者說。
近年來南鄭堅持把蔬菜列為縣上的農業五大主導產業之一,根據各鎮自然條件與生產優勢,通過合理布局、大力扶持,建成了以漢山、大河坎、圣水等沿濂水河兩岸和漢江南岸城郊鎮為主的設施蔬菜發展基地,在湘水、法鎮、紅廟等丘陵地區發展山藥、生姜等特色蔬菜。目前,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7.5萬余畝,年蔬菜產量14萬噸,發展50畝以上設施蔬菜示范基地10個,面積達6500畝。
今年,圍繞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該縣持續加大蔬菜產業的投入和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建立蔬菜生產加工合作社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打造綠色銷售通道,讓蔬菜由“菜園子”直奔農民的“菜籃子”。已先后引進示范推廣蔬菜良種5大類25個、2000余畝,示范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20畝,新輻射帶動4000戶農戶利用無公害生產、平衡施肥、電熱溫床育苗等技術生產蔬菜,提升蔬菜品質。縣財政堅持每年拿出100萬元配套扶持鋼架大棚建設,對全縣現14家蔬菜合作社中表現較好的給予2萬元的資金扶持,全縣已先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4個,認證產品9個,申請注冊3個蔬菜商標。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縣上積極利用大型信息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蔬菜及農產品市場信息,建立合作社與超市聯手的“農超對接”模式,目前,該縣有一定規模的蔬菜銷售市場達22個,從事蔬菜流通人員1500多人,部分產品遠銷西安、甘肅、成都等城市。(漢中日報)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