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蔬菜受干旱影響產量銳減價格持續走高
外地蔬菜最近大舉涌入杭城
每天要比7月多賣200噸
本地毛毛菜5元一斤,外地娃娃菜3.5元一斤,你會買哪樣?最近去菜市場買菜的馬大嫂們開始糾結了,本地菜由于高溫減產怎一個“貴”字了得,但便宜點的外地菜,口感上又覺得欠佳。
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由于受干旱影響,不少本地蔬菜枯死在地頭,產量銳減的同時價格也持續走高,馬大嫂們不得不轉而選擇外地蔬菜。進入8月以來,杭州每天外地菜的成交量比上月增加了200多噸。
蔬菜基地:
六成本地絲瓜干死在地頭
農貿市場里本地菜價格不占優勢,主要原因是本地蔬菜基地產不出貨。
每年八九月,正是本地絲瓜唱主角的時候,昨天上午,杭州余杭洪桐村的農戶王健雄望著地里一株株發蔫的絲瓜藤,眉頭皺了起來。
“現在每天只能收二三十斤絲瓜,基本上沒戲了。這茬絲瓜已經采不出什么東西了。”王健雄拿著一只剛從干枯的絲瓜藤上摘下來的絲瓜,只見絲瓜一頭大一頭小,“身材”也比平常縮短了約10厘米。“剩下的這些貨都不太好,也賣不出價格了。上周還賣1.2元一斤,現在只有1元了。”
王健雄是重慶人,五年前,他在洪桐村承包了3畝地種絲瓜。往年這個時候,正是絲瓜上市的旺季,他每天能從地里采下七八百斤絲瓜,銷往杭州市場。今年遇到干旱,地里的絲瓜藤蔓在上周開始出現枯萎。前段時間,王健雄一早一晚拼命地澆水,但還是沒能保住這片絲瓜地。“六成以上的絲瓜都已經干死了,只能放棄了。”
杭州的本地絲瓜一般可持續供應到10月中旬才下市。不過,王健雄稱,今年他不得不提前“打烊”了。枯死的絲瓜已經無法挽回。他決定這兩天拔掉絲瓜枯藤,種點豇豆、有機花菜等其他品種。“這一季絲瓜損失起碼兩三萬元,只能趕緊種點其他蔬菜,地空在這里,損失更大。”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