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國大范圍內的災害天氣影響,未來兩月重慶市菜價可能出現反彈。8月14日,在我市2013年秋季蔬菜保供專題座談會上,潼南、巴南等5個重點供應主城蔬菜的區縣已表示,將由區縣級財政補助秋淡(主要指每年9月、10月)期間上市的葉類菜生產。
今年上半年,受暖冬氣候等的影響,全國蔬菜均價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我市觀農貿盤溪蔬菜批發市場均價比全國低10%左右。但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大面積的干旱,甘肅、四川等秋季供應我市蔬菜量較大的省遭受洪澇災害,將對我市秋淡期間蔬菜供應帶來不利影響;同時,我市大部分地區受旱情影響較大,原本7月底、8月初可以播栽的蔬菜,有的推遲到了9月份,上市時間也將相應延遲。
“災害只是推動秋季蔬菜價格上漲的一個原因。”市農委副主任張洪松說。蔬菜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大宗農產品之一,在全國都受災的情況下,重慶的產量即便保持平穩,但價格漲跌仍將基本與全國同步;蔬菜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今年用工漲幅超過20%這將直接增加蔬菜的生產成本;每年9月、10月,受氣候影響,我市在土蔬菜面積都會出現下滑,從市外調入的蔬菜比例有所增加,這也將進一步助推全市菜價的走高。
不過,也有利好消息。近幾年來,隨著我市蔬菜生產基地的擴張,今年因災減產的蔬菜產量基本可以與因產地面積擴張而增加的產量相抵消,預計今秋可以供應的品種也有二三十個。根據主城八區及供應主城蔬菜的幾個重點基地縣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秋淡期間,我市蔬菜上市量將與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今年我市設施蔬菜面積有所擴大,建有大棚、噴灌或滴灌的生產大戶受旱情影響相對較小;前段時間影響了渝西幾個“菜籃子”縣的洪災,迫使種植戶提前清場改種秋菜,在未來一段時間降雨情況較好的情況下,蔬菜可提前上市。同時,潼南、巴南、璧山等5個區縣也自籌資金共計450萬元,主要用于補貼種植秋淡時期上市的速生葉類菜,以確保主城“菜籃子”供應、菜農增收。
“我們將調節重點放在萵筍、藤菜、蘿卜等我市消費量較大的品種上,盡量降低它們的上漲幅度,確保困難群體少受菜價上漲影響。”張洪松說。(代靈)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