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作社的沾化冬棗已經連續4年與沃爾瑪超市簽約了,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4000多萬,今年我們合作社又進一步擴大了規模,現在已經有棗園4000多畝了,這都是靠著"沾化冬棗"這塊金字招牌給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財富啊。”山東省沾化縣全利冬棗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侯全利對“沾化冬棗”地理標志帶來的受益感慨地說。截至目前,“沾化冬棗”種植面積達50萬畝,2012年產值達30億元,全縣農民人均冬棗收入達到8000元。“沾化冬棗”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沾化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然而在30年前,“沾化冬棗”卻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984年,沾化縣政府進行林業資源普查,發現了散生在農家院落中的56棵老冬棗樹,沾化冬棗的獨特品質引起縣委、縣政府和林果專家的高度重視。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全縣將發展冬棗產業作為一項富民強縣的戰略性產業來抓,隨著科技、財政等的持續投入,沾化冬棗產業日益發展壯大,1994年建起了全國第一家冬棗研究科研機構沾化冬棗研究所。1995年,在“全國首屆百家特產之鄉”評選活動中,沾化縣被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 隨著“沾化冬棗”在全國果品市場上的聲名鵲起,其昂貴的市場價格也讓諸多“李鬼”蜂擁而至,嚴重地影響到了“沾化冬棗”的市場聲譽,從上世紀90年代末,沾化縣工商局就開始立足保護“沾化冬棗”品牌及促進“沾化冬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經過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4日,“沾化冬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在商品分類第三十一類鮮棗商品上核準注冊。“沾化冬棗”從此走上了品牌化發展的道路,其市場知名度與經濟效益持續快速發展。2011年,沾化工商局在扶持“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上又實現了重大歷史性突破:2011年5月27日,“沾化冬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沾化冬棗”獲得的含金量最高的“國字號”品牌。 20多年來,隨著“沾化冬棗”產業的發展,沾化縣工商局在品牌保護、產業增收、市場拓展等方面也探索出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服務發展的模式。 一是為“沾化冬棗”產業發展打造新平臺。自2008年開始,縣局將發展冬棗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提升冬棗產業品質及規模的重要工作來抓,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全縣冬棗農民合作社達279家,注冊資本2.9億元,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果品市場上享有盛譽的冬棗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沃爾瑪、家樂福、新合作等百家超市已在沾化建立了“直采基地”,直采基地面積達7.5萬畝。 二是積極扶持冬棗經紀人開拓市場。“沾化冬棗”走向全國市場離不開冬棗經紀人素質的提升,近年來,縣工商局每年都組織開展冬棗經紀人執業資格培訓活動,邀請省、市局專家對全縣冬棗經紀人進行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執業素質。目前,全縣共有冬棗經紀人980人,全縣近八成冬棗通過他們流向全國市場。 三是強化對“沾化冬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印制單位的管理。全面加強了對印制商標標識單位的監管,規定任何單位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印制、銷售“沾化冬棗”標識及帶有“沾化冬棗”字樣的包裝盒,從源頭上堵住了侵權行為的發生。同時,對沾化冬棗的包裝施行統一印制,分級包裝,特級特價的包裝模式印制包裝盒,對已有自己商標的企業,可在使用“沾化冬棗”證明商標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商標標識,突出自己的企業特色,但必須在醒目位置突出“沾化冬棗”商標標識字樣。 四是及時向社會發布“沾化冬棗”消費警示。為更好地保護“沾化冬棗”的品牌形象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縣工商局每年在八月底九月初積極向市消協、省消協匯報有關情況,并報請及時發布消費警示,以有效遏制假冒“沾化冬棗”違法行為。山東省消協連續3年發布“沾化冬棗”消費警示,發布次數在各類消費警示中最多,并通過山東電視臺、中消協網、新華網、中國山東網等多家媒體及時向社會發布“沾化冬棗”消費警示。 五是加大“沾化冬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力度和范圍。借助“沾化冬棗”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受到優于普通注冊商標特別保護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沾化冬棗”的保護力度和范圍。自2008年以來,縣工商局每年向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等全國200余個大中城市工商部門發出協查函,并形成了“沾化冬棗”全國打假一盤棋的局面,使銷售假冒“沾化冬棗”違法行為及不法分子無法躲避國家法律的制裁,遏制了他們的囂張氣焰,使他們對造假賣假的后果產生畏懼,使假冒“沾化冬棗”違法行為逐漸絕跡。 六是依托科技手段,實現可追溯管理。為保護沾化冬棗品牌、打擊假冒產品、進一步開拓市場,2011年,縣工商局協助縣委、縣政府在沾化冬棗生產、銷售中推廣“二維碼”技術,消費者可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獲取包含特定信息的二維碼圖像,并通過“條碼識別”業務客戶端軟件進行解碼,從而獲得大量的信息。“二維碼”可以應用在冬棗的生產、物流、銷售的各個環節,在流通過程、銷售終端市場等可以通過中國移動的手機利用照相或發短信的方式獲取“二維碼”儲存的大量信息,保證冬棗質量安全。使沾化冬棗實現了生產有記錄、產品能查詢、質量可追溯,助推了沾化冬棗標準化生產。 七是創建良好的冬棗市場交易秩序。對冬棗市場的管理是“沾化冬棗”銷售暢通的重要保障。十幾年來,在冬棗上市期間,縣工商局都集中派駐執法人員對全縣3個大型市場、18個中型市場及24個小型市場實行24小時不間斷“駐場式管理”;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缺斤少兩等侵害棗農、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及時化解買賣糾紛,建立了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與交易環境。同時,區別不同情況,引導各市場主辦單位,對各鄉鎮冬棗市場規劃布局和攤位安排提出建議,規范市場主辦單位與棗農、物流企業的交易行為,為冬棗銷售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