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搗毀的稀土采礦點池內還有蓄水
采礦點內遺留有不少用于開采的化學品
水庫魚死 非法采礦點浮出水面
●事發防城港市小峰水庫,市民憂心飲用水源受污染
●該市相關部門表示,死魚是因魚病暴發所致,水庫水質檢測達標
記者 趙勁松 實習生 楊禹倫 文/圖
8月初,防城港市小峰水庫內的網箱魚相繼出現死亡。養殖戶排查發現有一稀土采礦點向水庫排污,認為水質受到污染導致魚死亡。因該水庫是該市飲用水源之一,引起市民擔憂。防城港市多個部門隨即展開聯合調查,將此非法采礦點端掉。經檢測水質安全,未受污染,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二類標準
質疑
網箱魚死與水質有關?
陳先生是防城區扶隆鄉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兩年前在小峰水庫進行網箱養殖,主要養草魚、鯉魚、羅非魚等魚類。類似他這樣的養殖戶,小峰水庫有4戶。
8月1日,陳先生發現,網箱周邊的水變成了米白色,魚顯得煩躁不安,上躥下跳不肯吃草。他誤認為魚缺氧,馬上進行增氧,情況未得到改變。次日上午,魚開始大批死亡。他向小峰水庫負責人匯報后,環保、水產畜牧部門趕到現場調查。隨后幾天,網箱內的死魚漂滿水面,他將沒死的魚轉移到魚塘中,也無法挽救。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他請人進行清理、填埋。
8月7日,處在水庫下游的網箱魚也出現類似情況,魚死過程如出一轍。養殖戶曾先生說,魚死之前,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有一層白色的東西漂浮在水面”,他懷疑死魚事件跟水質變化有關。
會不會有污水排入水庫呢?接著,多名養殖戶開始在水庫周邊查找,還真找到一條通向水庫上游的排污溝。“順藤摸瓜”循著蜿蜒的排污溝,一個隱藏在群山之間的稀土采礦點映入眼簾。采礦點的存在,似乎印證了他們的猜測,對采礦點進行拍照取證后,他們將情況反映給了相關部門。
調查
來源:南國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