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植的紅心獼猴桃,果大均勻,肉甜可口,獲得了第一名。今年掛果2.5畝,收入2萬多元,比種苞谷好得多。 8月12日,在南丹縣舉行的紅心獼猴桃品鑒會上,城關鎮四山村馬嶺屯紅心獼猴桃種植戶覃海龍笑著說。
南丹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獨特,適合發展獼猴桃產業,也是我國唯一通過審定的紅果肉早熟品種,兼有質優、豐產、抗病性強等特征,享有 維c之冠,水果之王,王中精品 的美稱,具有結果早、產量高、市場廣、效益好、持續增收時間長等特點。2001年,紅心獼猴桃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優質獼猴桃第一名,被各國專家一致推薦為世界獼猴桃新一代主流品種和換代首選品種。
為此,南丹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獼猴桃產業,從擴展面積、更新品種、技術推廣、貯藏加工、產品營銷、品牌打造、資金扶持、信息服務及示范園帶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獼猴桃這一優勢特色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產業化經營格局已經形成。同時,按照 政府引導、龍頭拉動、政策扶持、農民自愿 的思路,強力推進獼猴桃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實現了模式、技術、品種 三合一 。
據悉,從2009年開始,該縣引進抗病性強、產量高的紅心獼猴桃品種,在城關鎮恩村、關上村、蓮花村、四山村,芒場鎮幕麻村等5個村進行試點種植,于2011年初次掛果,喜獲豐收。目前,全縣種植紅心獼猴桃達3000多畝,今年有250畝掛果,產量10萬多公斤,產值200多萬元,產品走俏區內外市場。
據了解,從2013年起,該縣財政每年將投入400萬元、整合涉農部門資金1000多萬作產業扶持,計劃每年種植3000畝以上,力爭 十二五 期間種植面積達10000畝以上,項目覆蓋5000戶左右農戶,戶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同時,組建或引進1到3家紅心獼猴桃開發公司,專門負責紅心獼猴桃的 產、供、銷、深加工 等服務工作,使廣大果農種得成、不愁銷、收入高。
來源:河池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