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開縣岳溪鎮采訪時發現,自2011年,該鎮在水稻種植上采取建立示范田統防統治,由原來一年只收一季稻谷變為“中稻-再生稻”模式后,水稻總產量實現了三連增。
九亭村的李啟光今年種了11畝水稻,前些日子收獲了8000多公斤中稻,加上接下來的再生稻產量,他預計今年總產量至少比去年提高20%,比起2011年之前更是增加了近一倍。
像李啟光這樣通過種植再生稻增加產量的農戶,在岳溪鎮還有很多。
為發展再生稻,提高產品競爭力,該鎮啟動了“百畝示范田、千畝示范片”工程,田間管理嚴格實行統防統治,使用農家肥,每50畝設置一盞太陽能殺蟲燈。插秧時全部采取農機作業,而在收割中稻時采用人工作業。“這樣不會對植稈產生破壞,才能保證再生稻產量。”李啟光說,他今年僅這11畝水稻,就可凈掙1.5萬元以上。
據統計,通過多收一季稻谷,2011年,岳溪鎮水稻平均畝產達到819公斤,2012年增加到916.9公斤,今年將突破1000公斤,實現三連增。
來源:重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