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有閣”的6種蜂蜜因“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而被要求下架停售,我國香港消委會從55款蜂蜜樣本中檢出14款摻糖蜂蜜……近日曝光的蜂蜜摻假問題再度引發(fā)業(yè)界關注。記者在采訪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由于蜂蜜市場供不應求,消費者鑒別能力低,以及市場存在監(jiān)管空白等原因,蜂蜜摻假已經成為屢禁不止的老問題。勾兌蜂蜜、捏造蜜種,勾兌蜜充當“土蜂蜜”等亂象混跡于市場。而今,隨著天氣惡劣導致蜂蜜嚴重減產,原料價格飆升,蜂蜜造假的問題或將更加突出。
現(xiàn)象:蜂蜜摻假接連曝光
日前,北京市食品辦責令11種不合格食品全市下架停售。其中6種是“冠有閣”蜂蜜,不合格原因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也就是喝起來很甜,卻沒有蜂蜜特有的香醇味兒。
按照規(guī)定,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應60%,但這6種不合格產品實測值最高35.6%,最低只有25.4%。對此專家表示,“果糖和葡萄糖”指標雖然不涉及食品安全,但卻是蜂蜜的重要質量指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過低,表明產品可能摻入了其他糖類物質,也會造成蜂蜜產品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的降低。
事實上,蜂蜜摻假現(xiàn)象長期存在,每年都有質量抽查曝光相關問題產品。日前,中國香港消委會的一項蜂蜜檢測發(fā)現(xiàn):55款蜂蜜樣本中有14款摻雜了糖分。被檢出摻雜糖分的產品中有12款竟然還聲稱是天然或純正蜂蜜,當中7款甚至聲稱100%天然或100%純正。
上個月,還有報道稱,“市場上的蜂蜜六七成是假貨”。不僅農貿市場出售有假蜂蜜,在許多大型超市也會出現(xiàn)假蜂蜜的身影。假蜂蜜多為糖漿勾兌而成。
趨勢:今年減產嚴重或現(xiàn)更多假貨
被曝光出來的蜂蜜問題已經如此之多,而今后,或許有更多蜂蜜質量問題被曝光。全國蜂產龍頭企業(yè)廣州寶生園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由于近年的氣候不穩(wěn)定,“靠天吃飯”的蜂蜜也出現(xiàn)了連連失收的情況。“今年一反常態(tài)的持續(xù)雨季對荔枝產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廣東從化荔枝大幅減產,從化錢崗糯米糍減產近90%,幾近絕收。果樹歉收也嚴重影響了蜂農,而作為夏日主要保健飲品的荔枝蜂蜜和龍眼蜂蜜產量大幅減少,導致終端出現(xiàn)產品搶購熱潮及零售價上漲等一連串的市場反應。今年北方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更促成了蜂蜜產品價格的新一輪上漲。”
來源:騰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