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周1401合約“w底”形成,棕櫚油期價便宣告進入反彈周期,預計受美豆大漲驚喜、馬來西亞強勁出口數據等影響,短線上漲動力仍存。但是,浮華的表象難掩基本面頹勢氣息,由于主產國正式進入高產季、國內需求降溫、庫存壓力抬頭,棕櫚油將難以支撐起反轉“場面”,中期沽空時點將漸行漸近。
7月底以來,在內外因利多共振的激勵下,棕櫚油在油脂板塊中率先“拔地而起”,引領反彈。一方面,主產國出口量持續給力令多頭市場備受鼓舞,接盤力量顯著增強,8月上半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同比大增20.1%,升至65.8萬噸,其中“中國因素”功不可沒,8月1日-10日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數量激增近155%,暗示貿易商“雙節”備貨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國農業部8月份供應報告也為棕櫚油市場添了把“火”,報告將2013/14年度美豆單產調降4.3%,至42.6蒲式耳/英畝,宣告天氣炒作重新起航,美豆期價放量長陽令棕櫚油市場同樣獲益。
不過,反彈結構中“外強內弱”的特點仍然較為明顯,bmd馬來西亞毛棕櫚油不僅見底比大連盤面早,且反彈幅度已接近8%,遠高于國內的4.7%。大連棕櫚油跟漲的力不從心,側面說明國內需求的疲弱以及庫存壓力不容小覷,更暗示內外棕櫚油整體大局仍然不能盲目樂觀。
首先,夏季本是棕櫚油需求表現的時節,但7月份國內棕櫚油表觀消費僅為41萬噸,環比和同比分別減少1.84%和22.58%,說明下游采購積極性較差。而進入8月份以來,盡管有“雙節”備貨預期提振,但現貨銷售并無較大起色,主要港口庫存自7月份開始便再次進入重建階段(目前約為126萬噸),令去庫存、進度坎坷重重。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