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級大豆油天津港交貨價格接近7000元/噸,部分地區如張家口的價格已經超過了7000元/噸,各地現貨價格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漲。8月15日天津地區一級豆油貿易商報價7090元/噸。隨著國內其他期貨價格的普遍上漲、收儲價的支撐因素的回歸,大豆、豆油等前期受政策影響價格下跌較大的品種后期仍有一定上漲空間。
8月初,據可靠消息稱,由國家發改委上報的糧食托市收儲改為對種植戶直接補貼的方案未能獲得國務院審核通過,這意味著棉糧價格依然會在收儲價之上高枕無憂,之前由于恐慌所造成的過度下跌將得到修正,棉糧期現價格后期或出現一波補漲。
時機不成熟
對于7月份的直補傳聞,國都期貨機構部總經理陳雪峰認為這并非捕風捉影,發改委之前曾就改革方案征求過中糧、中儲糧的意見,多個企業也收到過其下發的文件,再加上多年來實施的低價收儲、臨時收儲政策嚴重扭曲了國內糧食市場價格,很多專家和學者也認為改革勢在必行,市場投資者認為直補政策或將推出也是有跡可循。
由原來的收儲保護向市場化過渡必須建立完善的種糧利益保護機制,而差價補貼對糧食市場扭曲較小,因此成為較多業內人士眼中的首選。記者了解到,發改委此次上報的直補方案的主要內容,是以差價補貼逐步替代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但糧改方案為何在最后審定環節未通過,陳雪峰認為,主要因為目前施行直補政策的時機不成熟,一方面農業相關職能部門對于農戶種植面積、產量、地理信息等基礎性數據并沒有做過具體的統計,直補的對象是誰、補多少,都是個問題;另一方面是中儲糧作為糧食政策收儲主體存在著種種管理漏洞,在其整頓完善之前不宜輕易啟動糧食收儲政策改革。
來源:新金融觀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