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青,嘴里冒火星”。夏季,葉類蔬菜消費量大。然而,最近,合肥持續高溫少雨,農作物面臨干旱、熱害的雙重威脅。這對“伏缺菜”來說,也是一大考驗。昨天,來自農業部門的消息稱,合肥伏缺菜久經“烤”驗不斷供,6500畝設施伏缺菜地正全力保障葉類蔬菜供應。
夏季露天種菜難度大
市農委種植業局負責人李俊介紹,在“三伏”天,本地及周邊地區只生產供應一些茄果類蔬菜,葉類菜主要依靠從外地調運。為此,今年我市共安排連片百畝以上設施伏缺菜生產基地23個,凈面積達6500畝(含合作共建800畝),百畝以下生產基地達1.5萬畝,保障城市每天800噸葉類蔬菜需求供應。
李俊介紹,伏缺蔬菜對溫度、土壤、光照、水分等要求都很高,露天栽種難度大,不用設施很難調控,因此,生產成本相對偏高。今年,我市設施農業面積達43萬畝,并且設施大棚以每年2.5萬畝面積遞增,為伏缺菜生產提供有力設施條件。
久經“烤”驗不斷供
盡管持續高溫,但我市蔬菜尤其是葉類蔬菜供應不斷。市農委負責人介紹,本地供應的葉類菜主要包括大白菜、平包菜、毛白菜、四月青、廣東菜心、空心菜、莧菜、韭菜、香蔥、菠菜等近20個品種,此外,還有南瓜、冬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等。
目前,長豐吳山、崗集7萬多畝的南瓜冬瓜已大量上市,周谷堆日批發量達200噸,南瓜、冬瓜均價僅0.48元/斤和0.32元/斤,且價格一降再降;合肥本地20萬畝水生蔬菜自6月份已大量上市,周谷堆日批發量達40多噸,均價也由此前的6~7元/斤降至1.65元/斤;同大等3000多畝韭菜市場供應一直很穩定;肥西的三河、花崗,長豐的吳山、雙墩,肥東店埠等一批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相繼建成投產,全力生產供應。
與周邊地區合作共建蔬菜基地,今年在保障合肥蔬菜供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市農委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在舒城安排800畝伏缺菜共建基地,每天80多輛農用車供應合肥伏缺菜260多噸,除了上海青、廣東菜心、毛白菜、小白菜、生菜等十多種葉類菜以外,還有黃瓜、茄子、瓠子等,目前也陸續大量上市,主要供應合肥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此外,岳西、金寨的四季豆、高山茭白,桐城的水芹,霍山的百合等優質蔬菜也陸續大量供應合肥市場。(宛芙)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