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臺市圍繞漁業經濟總量超百億的目標,依托豐富的海洋灘涂資源,重抓漁業園區、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高效漁業,加快推進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的轉變。今年1-7月份,全市實現漁業總產值24.8億元。
東臺市匯聚中節能、中糧、華電、國華、國機集團五大央企優勢,利用風電、光電下方4000畝灘涂濕地綜合開發水產養殖,加快推進風光漁互補示范區和千畝鰻魚、千畝沙蠶等高效漁業養殖一體化項目開發,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沿海灘涂綜合開發先導區。上半年,全市現代漁業示范園區發展到6家,其中省級以上園區3家,漁業集約化水平和產出效率明顯提升。
東臺市堅持培大育強與招大引強雙輪驅動,突出對華大、海天、光亞等省級龍頭企業的培育發展,加快鰻魚、鮰魚、南美白對蝦和沙蠶等精深加工開發,努力提高水產品附加值。江蘇華大產業園投資5億元的鰻魚深加工項目于6月份投產,預計年加工成鰻5000噸,新增利稅3億元。江蘇海天灘涂水產品公司新擴建鮰魚加工生產線3條,年加工能力2.5萬噸,年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光亞水產品公司新建20萬平方米溫室沙蠶養殖及配套項目,已投苗養殖2000多萬尾,力爭建成全國最大的沙蠶養殖基地。到目前,全市漁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8家,其中省級以上3家。
為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東臺市圍繞新品種培育、生態高效養殖、水產品加工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依托上海海洋大學、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大力開展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上半年共引進新技術12項,貝類、鮰魚等方面的科技創新聯盟正在加快建設。
來源:東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